回覆列表
-
1 # MA嘉涵
-
2 # 三千年讀史看人生起落
驛站,春秋時期,把傳遞文書的機構叫郵,都是依靠人力步遞,一個壯年一天能行走50公里,所以郵與郵之間的距離為25公里,正好一天可以打個來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十里為一亭,設亭長,兼管公文的傳遞,所以稱為郵亭,劉邦就曾擔作任過這個職務,但傳送乃需人力步行,只是距離縮短了。
到了漢代,改人力步行傳遞為騎馬速遞,距離也由十里改為三十里,速度有了質的提升,並把此機構作為接送官員的場所,稱之為驛站。
這種驛站一直沿用的清朝,設施越來越完善,速度越來越快,傳遞的越來越遠。直到清末,隨著文報局的出現,驛站就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信鴿,由於其體力的限制,只能捎帶小而輕的東西,而且易被人射殺,暴露秘密。安全性比較低。優點是速度快,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節約成本。
烽火臺,軍事建築,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臺與臺之間白天放煙,晚上點火,以傳遞資訊。他們之間的距離為十米,有專業的訊號語言,從商周開始使用,一直沿用到清代。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漢簡《塞上蓬火品約》中記載:“警戒訊號大致有六種,即:蓬(蓬草,有學者認為是草編或木框架上蒙覆布帛的籠形物)、表(樹梢,有學者認為是布帛旗幟)、鼓、煙、苣火(用葦杆紮成的火炬)、積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舉蓬、表、煙,夜間舉火,積薪和鼓晝夜兼用;舉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為界限,凡不滿一千人只燔一積薪;超過一千人燔二積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時,則燔三積薪。積薪之外,還附有舉蓬、舉表、舉苣火的不同規定;並因敵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間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體的規定。”水路傳遞,以船、竹筏為主,可以順流而下,速度很快,但受地理限制,有的地方根本沒有河流,而且受風向與流向的影響很大,還有受風浪襲擊的危險。
當然,古代民間傳遞資訊很落後,以步行,騎馬、信鴿、別人代傳等方式,信鴿只用於有錢人家,普通人家是根本用不起的。
1.雙腿- 在交通和通訊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最超始的資訊傳遞只能靠跑步去完成。
2.騎馬-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交通方式就是騎馬 驛站 - 郵局的前身 漂流瓶- 這個不確定因素有點多吧?
3. 烽火臺
4. 信鴿 - 將信綁在鴿子腿上,然後放飛,成語飛鴿傳書就是這麼來的
5. 乘船
6. 孔明燈 - 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