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Y 。。Y

      【原文】

      董黯,字叔達,一字孝治,生後漢時。家貧少孤,事母盡孝,採薪供養,甘果美味,奔獻於母,母甚肥悅。比舍有王寄者,富而不孝。二母各言其子,寄聞而銜(記在心裡)之,伺孝子出,苦辱其母。黯恐貽母憂,默而不言。母既葬,斬寄首以祭母墓,自囚以告有司。和帝釋其罪,召為郎中,不就,以壽終。

      黯母嘗寢疾,喜飲大隱溪水,不以時得。於是築室溪旁,以便日汲,厥(暈厥)疾用瘳(治癒)。溪在縣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縣。

      【翻譯】

      董黯字叔達,西漢大儒董仲舒的六世孫,他自幼喪父,砍柴為生,與母親黃氏相依為命。有個鄰居叫王寄,富而不孝。有一次,王寄的母親見了黃氏說:“我家境比你好,身體卻不如你,為什麼?”黃氏回答:“雖然家貧,但兒子待我很好,心情愉快,身體自然就好了。”王母聽了,回家責罵兒子,她希望兒子以董黯為榜樣做一個孝子。沒想到王寄非但沒有聽進去,反而懷恨在心,有一天趁董黯不在家,他把黃氏打成了重傷。董黯知道後,跪在母親床前痛哭:“兒子不孝,讓母親遭此大罪”。黃氏說:“不怪你,是我自己失言造成的。”不久,黃氏含恨去世。董黯悲憤交加,他想立即報仇,但想到王母只有王寄這一個兒子,如果現在就殺死王寄,也等於要了王母的性命,他於心不忍。他給母親守墓,想著報仇的事,睡覺也枕著斧頭。他日夜痛哭,以至於淚積成潭,樹上的烏鴉也被他的哭聲感動,伴他哀鳴不止。

      終於等到王母去世,董黯砍下王寄的腦袋,祭於母親墓前,他寫下《殲仇告母文》:“人子酬德,孝為至先。鞠我育我,誠然信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今已殺寄,祭於墓前。昔仇已報,更無後冤。”隨即去官府自首。官府“大其復仇,義其錫類,而殺人者死,國有常憲,持兩不能決”,只好上報朝廷。漢和帝聽說了董黯報仇這件事,覺得他孝心可嘉,便下令免去他的殺人罪,並要他出來做官。董黯沒有應詔,他願意終老山林,活了八十歲。

      當初,黃氏得了一種難治的病,她想喝大隱溪的水,因為大隱是她的故鄉。那時董黯母子住在慈湖以北的闞山腳下,距離大隱有三十里路。董黯經常早出晚歸,去大隱挑水給母親喝,後來又幹脆把母親接到大隱溪邊居住。終於黃氏的病好了,他們又返回慈城。有一天,董黯正在勞動,院子裡忽然泉湧成渠,那泉水的味道絲毫不遜色於大隱溪的水。鄉里人都說董黯孝感天地,董黯卻說:“是吾母之慈所感也”,於是將這條渠水取名“慈溪”。到了唐開元年間,縣令房琯把句章縣治從城山渡遷到慈城浮碧山,他望著不遠處闞山腳下的那一條“慈溪”,決定將“句章縣”改名為“慈溪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鴿子怎麼分辨公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