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2440333

    氣息支撐的位置(橫膈膜吸氣下降後保持,上腹部在發聲時不能突然塌陷,保持住吸氣後狀態,因為它塌陷橫膈膜就鬆懈,鬆懈聲音就漏氣虛)

    2 呼氣肌肉(呼氣肌肉包括腹部、後腰、後背,感覺後腰來發力,然後腹部給氣息供應支援。或者覺得腹肌漸漸用力,整體呼吸肌肉彈性保持自如發力)

    3 閉合的位置(聲帶閉合感跟咳嗽前的閉氣很像,或者像欲言又止,感覺聲音起點在胸口似的,或者感覺擋氣感在胸口,注意呼吸肌肉群跟胸口支點平衡,協作非獨立,這是一種想象,這裡一般我叫發聲位置或者發聲起點)

    4 共鳴位置(一般會講聲音掛高位置,其實就是良好發聲引起了鼻竇(頭部小腔體共振)感覺聲音在面罩,鼻樑、眉心附近集中感,基本功要紮實不能擠壓喉嚨(大部分問題是腰腹肌肉鬆懈,錯誤用力,橫膈膜鬆懈造成),另外它跟咽音適當加入也有關係)

    5 聲音振動位置(正確開啟咽腔,聲音更多在口咽位置去振動,這就是所謂的靠後唱,但不是強制而是自然在那,腔體我們也要學會自如調整,靠後和靠前不矛盾,一個是歌者感受,一個是聽者感受(由於良好聲音有豐富高位置共鳴))

    唱歌絕不是某個區域性決定聲音,而是整體協調,大腦運作結合感受去調節,還要大量練習及正確引導,有經驗耳朵監聽,自己還要感受身體各處感受,尤其脖子喉嚨下巴不能錯誤用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做事情真的覺得自己能把一切掌握得透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