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是誤會了花心,喜歡別人是一種泛本能。因為我們必須用友好的態度,來換取他人的友好對等,所以才有投桃報李之說。即使是同性,除非嚴重妨礙了我們某些利益訴求,否則我們都會友好地表示自己是喜歡對方的,因為只有被喜歡,才能得到更多的友好以待。如果我們處處表現出對別人的不喜歡,我們將會過得很孤獨,很無助,遇上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所以,與其說是花心,不如說是一種利己性多情。 其實人活著只有一種動機: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是一切行為和奮鬥的理由與目的。慾望包括了最基本的作為動物的慾望,以及獲得認同等一系列精神滿足,就算某些看上去“高尚”的行為也如此,比如明人為樂,助人是手段,為樂是目的,因為能幫助別人,我們內心會獲得一種價值感和自我認同的成就感。人若做出違背自己利益的事情不是因為高尚,而是因為無知或事件本身在整體上合乎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為何有人願意為他人付出或犧牲的原因。 有的女性標榜自己性開放,比如不加V我個人認為,不加V老師的豪放背後,是一個女人竭盡全力之後,連最平凡的感情都沒擁有的遺憾。她得瑟著自己的性技巧,卻不知恰暴露了她為了迎合男人而進行的努力,我想,她所擅長的某些功夫,於絕大部分女人來說都是極其噁心的(甚至很多女人因為潔癖,終身不可能像她那樣放低自己去學習),即使她天賦異秉(這更不具普遍性了),以別人所苦為樂,沒有其他女人喜歡被動享受的習慣或弱點,也沒能完全超脫性別本能,她到底還是說出了內心最強烈的執著:女人要和誰發生關係,總是要交換什麼的(這是對的,關係二字本身就是交易的同義異名)。她沒有說是錢,還是愛,但我知道,肯定不是性。 自卑到極點後的自棄,成就了她自以為是的灑脫,當然,這也許並不是壞事,多數時候,徹底死心比一次次燃起希望然後又眼睜睜地看著希望被澆滅要幸福得多。我不以為她真的在與各種男人只要過程不要結果的基因重組動作中得到了多大的愉悅,她只是用這些反常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信念,她甚至有一股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這使得她習慣於在傷害裡驗證傷害,以此來告誡自己那對男人還未完全死透的心。 錯誤的歸因論,使她誤讀了生物本能,將多情、易感動與放蕩完全相提並論。殊不知,多情是一種本能設定,因為多情,我們增加了獲得伴侶繁衍後代的機率,因為多情,我們懂得了感恩,學會了原諒,知曉了包容,而不是放任。可以說,放蕩不啻為一種對多情的浪擲,更是一種踐踏。把根於多情和易於感動推導為輕賤,與把多情推導為放蕩一樣可怕。 多情沒有錯,喜歡異性更沒有錯,但如果別人對你一點點好你就感激無以複雜,則是原生家庭沒有給到你愛導致的,鬱悶的是,如果真是這樣,你的情路要走好多彎路,你需要大量重建三觀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你找到了發揮自己特長,慢慢能將人際關係簡化時,你才有可能超脫……你需要改變的不是花心,是原生家庭置入的不正常三觀,但這個真是個艱難的過程……
應該是誤會了花心,喜歡別人是一種泛本能。因為我們必須用友好的態度,來換取他人的友好對等,所以才有投桃報李之說。即使是同性,除非嚴重妨礙了我們某些利益訴求,否則我們都會友好地表示自己是喜歡對方的,因為只有被喜歡,才能得到更多的友好以待。如果我們處處表現出對別人的不喜歡,我們將會過得很孤獨,很無助,遇上需要幫助的時候,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所以,與其說是花心,不如說是一種利己性多情。 其實人活著只有一種動機: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是一切行為和奮鬥的理由與目的。慾望包括了最基本的作為動物的慾望,以及獲得認同等一系列精神滿足,就算某些看上去“高尚”的行為也如此,比如明人為樂,助人是手段,為樂是目的,因為能幫助別人,我們內心會獲得一種價值感和自我認同的成就感。人若做出違背自己利益的事情不是因為高尚,而是因為無知或事件本身在整體上合乎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為何有人願意為他人付出或犧牲的原因。 有的女性標榜自己性開放,比如不加V我個人認為,不加V老師的豪放背後,是一個女人竭盡全力之後,連最平凡的感情都沒擁有的遺憾。她得瑟著自己的性技巧,卻不知恰暴露了她為了迎合男人而進行的努力,我想,她所擅長的某些功夫,於絕大部分女人來說都是極其噁心的(甚至很多女人因為潔癖,終身不可能像她那樣放低自己去學習),即使她天賦異秉(這更不具普遍性了),以別人所苦為樂,沒有其他女人喜歡被動享受的習慣或弱點,也沒能完全超脫性別本能,她到底還是說出了內心最強烈的執著:女人要和誰發生關係,總是要交換什麼的(這是對的,關係二字本身就是交易的同義異名)。她沒有說是錢,還是愛,但我知道,肯定不是性。 自卑到極點後的自棄,成就了她自以為是的灑脫,當然,這也許並不是壞事,多數時候,徹底死心比一次次燃起希望然後又眼睜睜地看著希望被澆滅要幸福得多。我不以為她真的在與各種男人只要過程不要結果的基因重組動作中得到了多大的愉悅,她只是用這些反常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信念,她甚至有一股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這使得她習慣於在傷害裡驗證傷害,以此來告誡自己那對男人還未完全死透的心。 錯誤的歸因論,使她誤讀了生物本能,將多情、易感動與放蕩完全相提並論。殊不知,多情是一種本能設定,因為多情,我們增加了獲得伴侶繁衍後代的機率,因為多情,我們懂得了感恩,學會了原諒,知曉了包容,而不是放任。可以說,放蕩不啻為一種對多情的浪擲,更是一種踐踏。把根於多情和易於感動推導為輕賤,與把多情推導為放蕩一樣可怕。 多情沒有錯,喜歡異性更沒有錯,但如果別人對你一點點好你就感激無以複雜,則是原生家庭沒有給到你愛導致的,鬱悶的是,如果真是這樣,你的情路要走好多彎路,你需要大量重建三觀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直到你找到了發揮自己特長,慢慢能將人際關係簡化時,你才有可能超脫……你需要改變的不是花心,是原生家庭置入的不正常三觀,但這個真是個艱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