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
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於厚德載物,什麼是“德”,其實很簡單。幫助別人要求回報,叫做交易。幫助別人不要求回報,就叫做“德”。
擴充套件資料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
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
安放沒有高低不 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
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觀。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第八章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
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厚德載物”是《易傳》中的話,原文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至於厚德載物,什麼是“德”,其實很簡單。幫助別人要求回報,叫做交易。幫助別人不要求回報,就叫做“德”。
擴充套件資料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長,必循理,好像有義;
浩大無盡,好像有道;流幾百丈山間而不懼,好像有勇;
安放沒有高低不 平,好像守法;量見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無孔不入,好像明察;
發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萬物就此洗滌潔淨,又好像善於變化。水有這些好德處,所以君子遇水必觀。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