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雜劇是一種糅合了歌曲、賓白、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傳統藝術類別。一般認為,雜劇在元代迎來了其黃金時代;但事實上,雜劇藝術在明朝繼續發展,在劇作家數量、雜劇作品數量等各個方面都超過了前代。這種發展趨勢與文學本身的發展邏輯、貴族士大夫的偏好、娛樂業進一步發展的社會背景是相符的。那麼明代的雜劇相較前代,又體現出什麼特點呢?

    元代雜劇家關漢卿

    首先,明代雜劇較前代體例更為靈活,元代雜劇在折數、唱法、曲調、音律上都有嚴格的軌範,明代雜劇逐漸突破了前代的科條,與元雜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形式面貌。

    其二,從內容上看,明代雜劇刻畫文人故事的作品呈現井噴式增長;同時,明代的貞潔觀念進一步被強調,因此明代雜劇中的妓女等邊緣人物失去了前代雜劇中的才氣與浪漫而被被賦予了哀怨的形象;此外,明雜劇中表現社會叛亂和綠林生活的題材急劇減少,這與民族壓迫的接觸和君主專制的進一步加強或有密切聯絡。

    明代戲劇家徐渭

    其三,從明雜劇作家群體來看,南方人逐漸成為作家主體,隨著這一趨勢的加強,北雜劇在元代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明雜劇也更多地吸納南戲的因素而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同時,雜劇作家群體在階層上出現上移趨向,貴族和士大夫逐漸成為劇作的主體,這直接影響了明代雜劇風格的變化。

    明代的古戲臺

    參考文獻: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

    李修生、趙義山,《中國分體文學史·戲曲卷》

    周建忠,《中國古代文學史》

    個人簡介:朱恩傑,西北大學歷史學院2015級本科生。曾任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本科生學術刊物《史林新苗》主編,主持籌辦多屆西安史學新潮論壇;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專案“寶雞申新公司史探與保護開發研究”;並有多篇文章在《魅力中國》等省級刊物及學校內部交流刊物上發表。

  • 2 # a0a大川愛健身

    事實上,明雜劇發展以來雖有元雜劇延續,卻又自成一體,有著其顯著特點。

    首先,從時間縱向來看,初期因為歷史原因表現上比較“做”,除了延續元雜劇一些特點外,很多作品重在宣講、教化,也有神仙道化,抑或歌頌昇平之世,體現出服務統治階層管理等特點,總體而言較為平淡,而且藝術表現上有所拘謹。然而,中後期作品在主題和內容選擇上了長足發展,也讓明雜劇進入鼎盛時期,並實現了雜劇創作的轉型。就創作主體而言,這時的雜劇創作逐漸由宮廷派作家轉入文人士大夫手中,他們往往藉助雜劇宣洩情緒、抒情寫意的,愛情劇也成了重要選材方向,故此期的雜劇創作體現出強烈的文人化、抒情化特色。

    其次,從藝術形式來看。明雜劇打破了元雜劇一本四折的陳規,如徐渭的代表作《四聲猿》包括《狂鼓史》一折、《玉禪師》二折、《雌木蘭》二折、《女狀元》五折。而曲調上南北曲兼用,甚至有全南曲的“南雜劇”。至於演唱方面也打破了獨唱,劇中角色均可演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想網上授課的話,什麼平臺會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