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覆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有一天,他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因為他在當時已經很有名氣,魯國的國君覺得這樣的名人穿如此破舊的衣服在田裡耕作,有失魯國的體面,也失曾子的面子。於是,他就派人對曾子說,國王看到你如此大名鼎鼎的學者卻穿著這麼破舊的衣服勞作,要封給你一塊采邑,權切給你添置幾件衣服用吧。可是,曾子並不領情。他堅決不受。沒辦法,國王派的人只好回去。國王又讓他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來來回回反覆多次,曾子堅持不收。使者就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受。曾子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 後來這件事讓孔子知道了,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這就是人的節操,幾千年來中國的文人們崇奉的節操。離我們久遠的文人,寧可穿破舊的衣服,也不願接受別人的饋贈,那怕是國君的。也許在今天的人看來,這曾子也太迂腐透頂了,國君送的,也不是他私人的所有,應該說是國家的,國家的麼,不要白不要。也不需去感謝何人。況且,國家這麼大,他曾子享受一點也少不了什麼。可曾子為了節操,竟然甘願穿破衣,苦勞作,過清貧的日子。真的讓人不可思議。回過頭來看看現在吧,那還會有如此的傻冒,受賄的畏恐你不行賄;侵吞國家利益,畏恐手段不狠,畏恐撈之不足,哪裡還管什麼節操。這些貪心的人,已不能用蛀蟲來形容他們了,他們是一群饕餮著,饕餮的是國家,是人民的血肉。 曾子的話,已經說過了幾千年,一個奴隸社會的窮文人說的話,完全不必當作什麼教義頂禮膜拜,他的話也絲毫沒有約束力,但我還是要你記住這句話: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我能不畏乎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覆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為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言足以全其節也。”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有一天,他穿著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因為他在當時已經很有名氣,魯國的國君覺得這樣的名人穿如此破舊的衣服在田裡耕作,有失魯國的體面,也失曾子的面子。於是,他就派人對曾子說,國王看到你如此大名鼎鼎的學者卻穿著這麼破舊的衣服勞作,要封給你一塊采邑,權切給你添置幾件衣服用吧。可是,曾子並不領情。他堅決不受。沒辦法,國王派的人只好回去。國王又讓他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來來回回反覆多次,曾子堅持不收。使者就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為什麼不受。曾子說了一句很經典的話。他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 後來這件事讓孔子知道了,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這就是人的節操,幾千年來中國的文人們崇奉的節操。離我們久遠的文人,寧可穿破舊的衣服,也不願接受別人的饋贈,那怕是國君的。也許在今天的人看來,這曾子也太迂腐透頂了,國君送的,也不是他私人的所有,應該說是國家的,國家的麼,不要白不要。也不需去感謝何人。況且,國家這麼大,他曾子享受一點也少不了什麼。可曾子為了節操,竟然甘願穿破衣,苦勞作,過清貧的日子。真的讓人不可思議。回過頭來看看現在吧,那還會有如此的傻冒,受賄的畏恐你不行賄;侵吞國家利益,畏恐手段不狠,畏恐撈之不足,哪裡還管什麼節操。這些貪心的人,已不能用蛀蟲來形容他們了,他們是一群饕餮著,饕餮的是國家,是人民的血肉。 曾子的話,已經說過了幾千年,一個奴隸社會的窮文人說的話,完全不必當作什麼教義頂禮膜拜,他的話也絲毫沒有約束力,但我還是要你記住這句話: 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子有賜,我能不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