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截圖高手高高手
-
2 # 逸仙藥師
現在很多片劑型的藥物都有包衣,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給藥物包衣呢?總的來說,將片劑包衣的目的有以下幾方面:
1、避光、防潮,以提高藥物的穩定性;
青黴素V鉀片,片芯易吸潮,會影響藥物質量,因此採用醇溶防潮包衣,有較佳的防潮效能和穩定性。
2、掩蓋藥物的不良氣味,提高患者的順應性;
黃連素片(鹽酸小檗鹼片),味道太苦,因此很多片劑都加上糖衣,掩蓋黃連素的苦味。
3、隔離配伍禁忌成分;
兩種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有時聯合使用可提高療效,但當兩者存在配伍禁忌時,可以將兩者分別制粒包衣壓片,避免兩者的直接接觸。
4、採用不同顏色包衣,增加不同片劑的識別能力,增加用藥的安全性;
採用不同顏色包衣,片劑外觀差異很大,首先會給藥師配藥、護士拿藥帶來便利,不易造成拿錯藥的現象;其次也利於患者用藥,不易服錯藥。
5、包衣片表面光潔,提高流動性;
片劑一般流動性不好,包衣後可提高流動性,利於藥物的生產。
6、提高美觀度;
提高美觀度可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特別是兒童和老年患者。
7、改變藥物釋放的位置及速度,如胃溶、腸溶、緩控釋等。這類藥物通常需整片吞服,以免破壞包衣結構,影響胃溶腸溶或緩控釋的效果。
腸溶片是指在胃液中不崩解,而在腸液中能夠崩解和吸收的一種片劑,它通常是在普通片劑外面包裹一層腸溶包衣。例如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奧美拉唑在酸性環境中不穩定,進入胃中易受胃酸影響而分解,因而製成腸溶片。
緩釋片和控釋片透過藥劑學的技術使藥物在胃腸道內緩慢釋放或以預定的速度釋放,從而延長藥物的治療作用時間,減少服藥次數,方便患者用藥。通常透過在其外面包裹一層均勻的高分子薄膜,透過薄膜材料種類的選擇和膜厚度的調節,控制膜內藥物按照臨床需要的速度釋放,達到緩釋和控釋的目的。例如硝苯地平控釋片,服用後在24小時內近似恆速釋放,不受胃腸道蠕動和pH值的影響,服用後的空藥片可完整地經腸道排出。
有的藥物質量穩定,無不良氣味,不要求緩慢釋放則不需要包糖衣,可節約生產成本,如氫氯噻嗪片、硝酸甘油片、維生素B6片、阿托品片、呋塞米片等。
本答案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陳嘉升提供
回覆列表
糖衣主要是起到隔離藥物、方便服用、掩蓋不良氣味防止藥物配伍變化等,但是有些藥物與包糖衣所需的原料會產生反應,引起藥物活性降低甚至產生有毒物質。如四環素片劑在包糖衣時,常選用附加劑——滑石粉作粉衣層。滑石粉的主要成份為3MgSiO_3·H_2SiO_3常含有少量的3Al_2 2SiO_2。因包糖衣時滑石粉用量較大,故鎂、鋁離子含量也高。製成的糖衣在服用後,片芯中的四環素同樣能與糖衣層所用的滑石粉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形成不溶性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