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飲酒後,乙醇很快透過胃和小腸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

    一般情況下,飲酒者血液中乙醇的濃度在30~45分鐘內將達到最大值,隨後逐漸降低。

    當BAC超過1000mg/L時,將可能引起明顯的乙醇中毒。

    攝入體內的乙醇除少量未被代謝而透過呼吸和尿液直接排出外,大部分乙醇需被氧化分解。

    代謝

    在乙醇的代謝過程中乙醇脫氫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分佈在肝臟,在胃腸道及其他組織中也有少量分佈。

    乙醇透過血液流到肝臟後,首先被ADH氧化為乙醛,而乙醛脫氫酶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肝臟中乙醇還能被CYP2E1酶分解代謝。

    人喝酒後面部潮紅,是因為皮下暫時性血管擴張所致,因為這些人體內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將血液中的酒精轉化成乙醛,而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會引起臉色泛紅甚至身上面板潮紅等現象,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上臉”。

    乙醇代謝的速率主要取決於體內酶的含量,其具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並與遺傳有關。

    人體內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後,也行若無事。在人體中,都存在乙醇脫氫酶,而且大部分人數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脫氫酶的人就比較多。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乙醛分解較慢,在體記憶體留時間較長,所以嚴格地說酒精的代謝速度是沒法用一個準確的速度來描述的,因人而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木浴室櫃有哪幾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