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軍:
蜀軍參戰的兵力失考,根據南中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對手實力以及參戰將領情況來分析,數量應該不是很多:
南征戰役總指揮:蜀漢丞相諸葛亮
西路軍:估計在1.5萬以上;主要將領:丞相諸葛亮、參軍楊儀、越雋太守龔祿。戰役目標:消滅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隨後進擊益州郡,消滅雍闓、孟獲軍。
中路軍:庲降都督李恢,估計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務是從駐地平夷縣(今貴州畢節)沿小路迂迴益州郡(今雲南東部),佔領孟獲的根據地,切斷孟獲援高定軍的退路。由於需要翻山越嶺迂迴,兵力大約在2000人左右。
東路軍:門下督馬忠,因為對手比較弱,兵力也不會很多,估計在2500人左右。其戰役目標為直取最東面的牂柯郡(今貴州黃平西南)、消滅朱褒的叛軍。實際上馬忠軍完成這個目標後沒有再西進與諸葛亮會合,而是留在當地進行撫卹等工作了。因為牂柯郡距離益州郡也很遠,要等馬忠從牂柯來會合,時間上是不夠的。
這樣的話,諸葛亮南征軍的總兵力大約在2萬人(或者略多)。而許多當時蜀國有名的大將均沒有參加這次戰役,比如:魏延、趙雲、吳壹等。連擔任過越嶲太守的馬謖也沒有參加。
叛軍:
南中四郡,實際上只有三郡叛亂,也就是越嶲郡(叟帥高定,也有記載為高定元的,本文用高定)、牂柯郡(郡丞朱褒領太守)、益州郡(益州大姓雍闓、孟獲)。第四個郡,永昌郡在“章武初,郡無太守,值諸郡叛亂,功曹呂凱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六年。”(見《華陽國志》),一直沒有參與叛亂,雖然雍闓被東吳任命為永昌太守,但是一直沒有能夠進入永昌(今雲南保山東北)。
叛軍的實際兵力,沒有記載,但是從諸葛亮的戰役部署來看,應是越嶲郡高定的兵力最多,也最強,雍闓、孟獲的益州郡部族部隊其次,而牂柯郡的朱褒兵力最弱。分析為:
諸葛亮的兵力部署是以主力攻擊高定的,這說明高定的實力很強。高定在連續被諸葛亮擊敗兩次後,還有殘餘部隊2000人(這也是唯一的對叛軍兵力數量的記載)。因此,估計高定軍在開戰時的兵力有5000人以上。
益州郡部族部隊的數量,在孟獲帶兵增援越嶲郡沒有回來的情況下,還能對李恢的迂迴部隊形成一倍以上的優勢,估計其總兵力也在6000人以上。
牂柯郡朱褒部隊一戰即被馬忠消滅,分析其兵力是比較少的(1000多人),而且戰鬥力不強。
合計,三路叛軍兵力大約在1.2萬左右。
另外還有部分部族軍隊並沒有參戰,因為這些少數民族部族都是相對獨立的,互相之間並沒有什麼統一的指揮,有一些部族在看到最大的雍闓、孟獲部族遭到失敗後,就不再參戰和抵抗了(至少是暫時不抵抗了)。
《中國戰爭史》的分析為蜀軍大約2~3萬人。由於南中地區特殊的民族、地理和氣候特點,使得雙方的兵力不可能很多。其實少數民族部族叛亂時其主力部隊的人數是比較少的,多數依靠鼓動、脅迫當地百姓參加以壯大聲勢。
蜀軍:
蜀軍參戰的兵力失考,根據南中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對手實力以及參戰將領情況來分析,數量應該不是很多:
南征戰役總指揮:蜀漢丞相諸葛亮
西路軍:估計在1.5萬以上;主要將領:丞相諸葛亮、參軍楊儀、越雋太守龔祿。戰役目標:消滅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隨後進擊益州郡,消滅雍闓、孟獲軍。
中路軍:庲降都督李恢,估計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務是從駐地平夷縣(今貴州畢節)沿小路迂迴益州郡(今雲南東部),佔領孟獲的根據地,切斷孟獲援高定軍的退路。由於需要翻山越嶺迂迴,兵力大約在2000人左右。
東路軍:門下督馬忠,因為對手比較弱,兵力也不會很多,估計在2500人左右。其戰役目標為直取最東面的牂柯郡(今貴州黃平西南)、消滅朱褒的叛軍。實際上馬忠軍完成這個目標後沒有再西進與諸葛亮會合,而是留在當地進行撫卹等工作了。因為牂柯郡距離益州郡也很遠,要等馬忠從牂柯來會合,時間上是不夠的。
這樣的話,諸葛亮南征軍的總兵力大約在2萬人(或者略多)。而許多當時蜀國有名的大將均沒有參加這次戰役,比如:魏延、趙雲、吳壹等。連擔任過越嶲太守的馬謖也沒有參加。
叛軍:
南中四郡,實際上只有三郡叛亂,也就是越嶲郡(叟帥高定,也有記載為高定元的,本文用高定)、牂柯郡(郡丞朱褒領太守)、益州郡(益州大姓雍闓、孟獲)。第四個郡,永昌郡在“章武初,郡無太守,值諸郡叛亂,功曹呂凱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六年。”(見《華陽國志》),一直沒有參與叛亂,雖然雍闓被東吳任命為永昌太守,但是一直沒有能夠進入永昌(今雲南保山東北)。
叛軍的實際兵力,沒有記載,但是從諸葛亮的戰役部署來看,應是越嶲郡高定的兵力最多,也最強,雍闓、孟獲的益州郡部族部隊其次,而牂柯郡的朱褒兵力最弱。分析為:
諸葛亮的兵力部署是以主力攻擊高定的,這說明高定的實力很強。高定在連續被諸葛亮擊敗兩次後,還有殘餘部隊2000人(這也是唯一的對叛軍兵力數量的記載)。因此,估計高定軍在開戰時的兵力有5000人以上。
益州郡部族部隊的數量,在孟獲帶兵增援越嶲郡沒有回來的情況下,還能對李恢的迂迴部隊形成一倍以上的優勢,估計其總兵力也在6000人以上。
牂柯郡朱褒部隊一戰即被馬忠消滅,分析其兵力是比較少的(1000多人),而且戰鬥力不強。
合計,三路叛軍兵力大約在1.2萬左右。
另外還有部分部族軍隊並沒有參戰,因為這些少數民族部族都是相對獨立的,互相之間並沒有什麼統一的指揮,有一些部族在看到最大的雍闓、孟獲部族遭到失敗後,就不再參戰和抵抗了(至少是暫時不抵抗了)。
《中國戰爭史》的分析為蜀軍大約2~3萬人。由於南中地區特殊的民族、地理和氣候特點,使得雙方的兵力不可能很多。其實少數民族部族叛亂時其主力部隊的人數是比較少的,多數依靠鼓動、脅迫當地百姓參加以壯大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