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才小益達
-
2 # 西窗xy
FM是Frequency Modulation的縮寫,即頻率調製,也叫調頻,是利用頻率變化來承載資訊的一種調製方式。然而,要想真正理解FM的含義還要從廣播訊號的傳播過程說起。首先,正如我們所知,麥克風收集到電臺主持人的聲音,將聲訊號轉換成電訊號。其次,要將採集到的電訊號以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出去,但人的聲音訊率大約只有80Hz~3400Hz,如若將此頻率範圍的電訊號直接輻射出去,不論是對發射裝置還是接收裝置都具有苛刻的要求,都需要配備巨大尺寸的天線,才能進行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同時,相對低頻的電磁波抗干擾性差,在發射和接收時會互相干擾,在收音機端就會產生大量噪聲,導致聽者聽不清聲音或者訊號完全埋沒在噪聲裡。
因此,為了減小對發射和接收裝置的硬體要求,同時也是為了提高抗干擾性,一般會將採集到的電訊號裝載到一個高頻正弦波訊號上進行發射和接收。採集的電訊號稱為基帶訊號,高頻正弦波稱為載波,將基帶訊號載入到載波上的過程稱為調製。正如上文所述的頻率調製,就是根據採集到的電訊號幅度強弱的變化,進而改變載頻的頻率,讓載波頻率和基帶訊號的幅值變化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因此這種調製方式稱為頻率調製,即FM。
FM(FrequencyModulation)即調頻,習慣上用FM來指一般的調頻廣播(76-108MHz,在中國為87-108MHz、日本為76-90MHz),事實上FM也是一種調製方式,即使在短波範圍內的27-30MHz之間,做為業餘電臺、太空、人造衛星通訊應用的波段,也有采用調頻(FM)方式的。
頻率調製(FM)在電子音樂合成技術中,是最有效的合成技術之一,它最早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約翰.卓寧(JohnChowning)博士提出。
20世紀60年代,卓寧在斯坦福大學開始嘗試使用不同型別的顫音,他發現當調製訊號的頻率增加並超過某個點的時候,顫音效果就在調製過的聲音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的更復雜的聲音。
擴充套件知識:FM的應用
1、FM廣播技術
隨著無線電技術的不斷髮展,調頻(FM)廣播技術越
來越成熟,並出現了各種利用FM廣播技術進行聲音和資料傳輸的非廣播無線電業務。這種非廣播無線電業務使用FM
廣播發射機發射,採取專用接收裝置進行聲音和資訊的接收。
其中,數字廣播系統(RadioDigitalSystem,RDS)是目前較為常用的廣播資訊傳輸技術。RDS是由歐洲廣播聯盟於1984年提出的技術標準。
該技術充分利用了現有調頻廣播的頻寬(不需要分配專門的帶
寬),將57kHz的副載波資料訊號疊加在調頻節目頻段上,
接收終端在接收音訊訊號的同時可收到數字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