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體長約160釐米,翼展240釐米,體重約290克。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硃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後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三級飛羽長而彎曲,呈弓狀,覆蓋於尾上,因此,站立時尾部黑色,實際是三級飛羽,而尾、初級飛羽和整個體羽全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嘴較長,呈淡綠灰色,頸、腿也都很長,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為黑色,並且在站立時整個飛羽都蓋在尾部,常常使人誤認為它有一個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灰綠色,尖端黃色。脛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雛鳥被有黃褐色的絨羽,背部的顏色淺,腹部較深,肩部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紅色,3~4月後體羽逐漸變成潔白的顏色,頭頂部的裸露部分則要到10個月以後才出現紅色。
丹頂鶴的骨骼外堅內空,強度是人類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遷徙的時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後面的個體能夠依次利用前面個體扇翅時所產生的氣流,從而進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飛行,時速可達40公里左右,飛行高度可以超過5400米以上,而且能夠邊飛邊鳴。
擴充套件資料: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
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叢集多達40-50只,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
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佈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北韓,南韓和日本北海道。
丹頂鶴的拉丁文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佈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
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當日,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視窗,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
丹頂鶴體長約160釐米,翼展240釐米,體重約290克。全身幾純白色,頭頂裸露無羽、呈硃紅色,額和眼先微具黑羽,眼後方耳羽至枕白色,頰、喉和頸黑色;
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黑色,三級飛羽長而彎曲,呈弓狀,覆蓋於尾上,因此,站立時尾部黑色,實際是三級飛羽,而尾、初級飛羽和整個體羽全為白色,飛翔時極明顯。嘴較長,呈淡綠灰色,頸、腿也都很長,兩翅中間長而彎曲的飛羽為黑色,並且在站立時整個飛羽都蓋在尾部,常常使人誤認為它有一個黑色的尾羽。雌雄相似。
虹膜褐色,嘴灰綠色,尖端黃色。脛裸露部分和跗蹠及趾灰黑色,爪灰色。
雛鳥被有黃褐色的絨羽,背部的顏色淺,腹部較深,肩部為乳白色,嘴和腿均是肉紅色,3~4月後體羽逐漸變成潔白的顏色,頭頂部的裸露部分則要到10個月以後才出現紅色。
丹頂鶴的骨骼外堅內空,強度是人類骨骼的7倍,而且它在遷徙的時候,常常排成巧妙的楔形,使後面的個體能夠依次利用前面個體扇翅時所產生的氣流,從而進行快速、省力、持久的飛行,時速可達40公里左右,飛行高度可以超過5400米以上,而且能夠邊飛邊鳴。
擴充套件資料:
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釐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
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叢集多達40-50只,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
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佈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北韓,南韓和日本北海道。
丹頂鶴的拉丁文學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譯“日本鶴”),是德國動物學家斯塔提烏斯·穆勒(Philipp Ludwig Statius Müller)於1776年命名的。穆勒曾在埃爾蘭根(Erlangen)教授自然科學。1773年至1776年,他翻譯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統》,並公佈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種。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頂鶴。
穆勒命名丹頂鶴的1776年,在美國為建國元年。這一年在中國則為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在日本則為後桃園天皇安永五年,都值閉關之時。當日,西方人只能從廣州認識中國,從長崎認識日本。丹頂鶴自中國東北地區向南遷徙不經過華南地區,卻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為過冬之地。因此,西方人只能以日本為視窗,見識到這種動物。將其命名為“日本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