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魚生文化雜談

    所謂魏晉風度,人所共談,成為千百年來華人的一面精神旗幟。但這“魏晉風度”其內涵究竟是什麼,確實是值得人們思考的。

    作為魏晉時期的人物代表,有建安七子,有竹林七賢,有王羲之王獻之,有謝安陶淵明,有數不清的名流雅士,是自先秦百家爭鳴的輝煌哲學時代之後,最為閃耀的文學時代。而這種時代的背景,無一例外,都是戰爭頻仍,江山更迭,百姓流離,朝不保夕。

    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之中,生死就會成為一個緊要的問題,它迫使人們花一生的精力來面對自己,思考人性,而往往也是在這種環境中,人性恰恰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因為人一旦看開了生死問題,其他的問題,其實就迎刃而解,於是在精神解脫的舞臺上,藝術與哲學,都能得到最高階的表達。在先秦偏於哲學,在魏晉偏於藝術。

    這些人物在歷史上表現出豐富的差別,使人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展開,這從《世說新語》這樣的書中就能瞭解到。嵇康的慷慨激昂,阮籍的狂嘯哭途,王羲之的以書換鵝,陶淵明的棄官歸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很難用一種統一的行為標準來規定什麼是魏晉風度。但並非不可歸納。

    總得來說,魏晉名士的行為表現出來的都異於常態,於是從表面看起來,都是一群怪咖。但要剝去行為的外殼,去探究內裡,則會發現一種近乎統一的精神。這種精神表現出矛盾而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於自然本真的珍視,另一方面則反過來,用一種反自然常規的表達來表達憤怒不滿,其實是反社會的精神。

    追求本真,這很好理解,是一個人最正常不過的需求。所以陶淵明才會成為一個極高的標杆,代表淳樸自然的一面。不為五斗米折腰,棄官而去,隱居南山。

    而反社會,其實是更多性情不那麼中庸的人的一種選擇。或疏狂,或狷介,個個都是行為藝術家。王子猷訪戴,剛到門口,卻興盡而返;王羲之換鵝,貴書賤賣;王獻之為逃公主逼婚,自殘其足;阮籍青白眼對人,一醉三月;嵇康絕傳廣陵散,葛洪痴迷不老仙……為什麼如此呢?其內在精神都是反抗,以不同的行為表達反抗。

    對於約束人性的社會教條的反抗,對於視人命如草芥的統治階級的反抗,對於無恥而喪失人格的小人的鄙視,他們在用自己的行為來傳達一種完全不同於主流的價值觀。他們看似狂放的行為背後,都有同一種對於人的普遍關懷,對於眾生的悲憫,社會上層階級強取豪奪、狡詐欺瞞的戲碼他們看得太多,也早已看得厭倦了,他們需要透過自我,來確立另一種標準,另一種精神的旗幟。

    為了儲存人的良知與精神,而走上了一條看起來幽僻的小路,那是少數人才有勇氣走的路,幾乎是透過自我獻祭的方式,來表達生命本身。向那些樂於戰爭,樂於侵伐的劊子手們吶喊,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啊。其實人生有更美麗的風景,有更值得的事,有更高階的理念,有更合理的存在方式。

    這大概就是魏晉之風度了吧。他們會贏嗎,其實一點都不重要。他們透過荒誕攫取生命最真實的果實,精神碩大,永遠的成為後世的明燈,為每一個黑暗時代的暗夜行人指引著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QG與eStar已率先投入19年KPL春季賽的訓練賽當中了,你看好這兩支戰隊接下來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