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26
回覆列表
  • 1 # 問之之問

    骨頭裡是有神經,有血管,有淋巴管的。骨頭由骨質、骨膜、骨髓和血管、淋巴管、神經組成,血管和淋巴就先不說了。

    骨頭的神經是伴隨滋養血管的,主要是內臟傳導纖維,分佈到血管壁,軀體傳入纖維多分佈在骨膜上。骨膜對張力和撕扯的拉力等刺激很敏感,所以骨膿腫和骨折會引起劇痛。

    看圖示:紅色為動脈,藍色為靜脈,黃色為神經。

  • 2 # 骨科醫院孔醫生

    首先人的感覺是透過神經傳導的,疼痛~觸覺都是透過觸覺神經還有痛覺神經傳遞。

    所以,骨折後感覺到的疼痛就是透過骨頭表面分佈的神經傳遞痛覺,一旦骨折的斷端發生移動,摩擦,就會刺激神經發生傳導,產生疼痛。

  • 3 # 骨科小黑鍋

    骨外膜

    嚴格意義上來說,成人長骨的骨外膜可以再細分為內外兩層,內外兩層骨外膜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很多人都誤認為只有一層。

    骨外膜的外層:是有一層很薄的,非常緻密的纖維層組成,主要含有成纖維細胞及膠原纖維束,起到固定骨膜和韌帶的作用,可以簡單的想象成外面穿了一套堅硬的鎧甲,其保護作用;

    骨外膜的內層:就是直接與骨頭相貼的一層,有疏鬆的結締組織構成,不像骨外膜外層一樣,內層含的纖維成分比較少,內部排列疏鬆,可以想象成鎧甲內的小內衣。內層中富含血管及細胞,這些細胞我們稱為“骨祖細胞”(顧名思義,骨頭細胞的祖先,其他骨細胞都是它發育來的)

    小孩出生後,骨頭生長髮育很快,這時候“骨頭祖先”細胞含量比較多,而且都處於啟用狀態,刺激骨頭的生長髮育。成年以後骨頭不長了,處於一個相對靜止的階段,這個時候“骨頭祖先”也累了需要休息休息,因此數量也較前減少。但當骨頭骨折受損時,還是需要老將出馬,這個時候“骨頭祖先”又恢復了造骨的能力,分化變成更多的成骨細胞來生成更多新的骨頭。因此,骨外膜因為包含有“祖先細胞”而具有成骨能力,也成為“生髮層”或者“成骨層”。

    骨內膜

    骨內膜是一層薄薄的包含有細胞的結締組織,跟骨外膜不一樣的是,骨內膜不分層。成年後骨內膜的表面覆蓋有一層細胞,作用類似於骨頭“祖先細胞”,稱為“骨襯細胞”,一般也是在骨折等刺激下才會被啟用成為有活力的成骨細胞,重建骨頭。

    骨膜的主要作用是給予骨頭提供營養,為骨折後骨頭的修復及生長提供“成骨細胞”,利於骨折的癒合;此外,骨膜具有成骨和成軟骨的雙重作用,區域性骨折後若骨膜完整性良好,則愈後大大優於骨膜破壞者。

    而最重要的也是跟本問題密切相關的:骨膜內部除了血管外,還包含有豐富的遊離神經末梢,對張力或者撕扯的刺激非常敏感,所以有些骨膿腫的病人,因為骨膜下膿腫將骨膜頂起張力大疼痛劇烈,而對於骨折的病人,骨膜受到破壞撕扯或者骨折後移位都會引起劇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發春有什麼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