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2771266093
-
2 # 放個大招給你看
自己比較青睞國外奶粉,原因大家都懂的,中國產奶粉價格高,而且前車之鑑太多。我家孩子出生到現在,一共吃過兩個嬰兒奶粉品牌,剛出生時候是混合餵養,孩子他媽母乳比較少,聽朋友推薦德國愛他美更接近母乳,就在囯際媽咪上面直郵了一箱給孩子,孩子接受的不錯,和母乳一起餵養也沒有排斥,吸收和消化也都可以。慢慢斷奶後又給他換成了荷蘭版牛欄奶粉,價效比要比德國愛他美高一些,也是一款比較不錯的奶粉品牌。
我一直都覺得,看奶粉是否適合寶寶,要從寶寶吃奶粉後的情況來判定,比如寶寶是否出現拉肚子、溼疹、便秘,或者個別營養素不夠的情況。單單一句“中國產的適合中國寶寶,進口的不適合” 是非常片面的,是似是而非的。
所謂的“中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很多情況下都是拿中國奶粉標準和海外標準有差異來做文章。支援中國產奶粉更適合中國寶寶的觀點認為:各國寶寶的營養需求不同,各個國家的奶粉生產標準也不同,因此國外生產出來的奶粉不能滿足中國寶寶的生長需求。但實際上,從大的框架上來說,中國的嬰幼兒配方標準與其他國家在本質上並沒有大的差別。
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CodexStan72-1981標準是國際上公認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它是一個全球性的指導標準,不同國家在制定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時,都會參考該標準,同時會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裡對比下中國國標和國際標準中對於基本營養成分的規定:
在數量上,國際標準一共有36項,中國涵蓋了32項,且差異不大:比如總碳水化合物,國際標準規定的是9-14克/100千卡,而中國是9.2-13.8克/100千卡;再比如鈉,國際標準是20-60毫克/100千卡,中國是21-59毫克/100千卡。因為做了調整,所以不可能100%相似,但一致性程度已經非常高了。由此可見,符合國際標準的奶粉基本上符合中國標準。
前面說到,各國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國際標準做調整。具體到我們國家,就是依據中國自身的飲食文化和膳食結構,明文規定了寶寶的奶粉中,哪些關鍵營養素必須存在,哪些物質必須或禁止新增,部分元素還規定了含量限度範圍,也就是說,外資品牌的配方奶粉要想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必須根據對我們的標準,在某些指標上做微調。因此,在中國嚴格的指標規範下,能透過配方註冊制的登記稽核、上市銷售的進口奶粉,絕對不會存在“不適合中國寶寶”的問題。
總的來說,奶粉是以母乳為藍本研發的,而母乳處於變化中,就算同是中國媽媽,也會因為地區、時間、飲食等因素,導致母乳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不同。所以沒有一款奶粉是專門針對人種來研發的,無論是中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是符合寶寶體質的,選奶粉最重要的還是要根據寶寶的接受情況來選擇,適合寶寶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