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燃燒的島群

    周朝本來就是個鬆散的邦聯體系,認同周王為共主,但地方軍政大權全部內部處理,比現在的美國還虛,更接近英聯邦國家的組織方式。說周朝分裂也是不尊重史實。

  • 2 # 往事如雲煙

    我個人認為周朝的分裂是必然的結局。此話怎講呢,要說清楚周朝分裂是否是必然的,那我們通過了解周朝的封建統治制度,就能明白它分裂的必然性。

    那何為“封建”呢,簡單的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分封諸侯,建立家國”。周朝自武王伐紂建立周朝開始,它就面臨了一個潛在的問題——是要繼續走夏商朝的奴隸制度老路還是需要建立起一個新興的統治制度。好在周武王是一代明君,在經歷了一系列推翻商朝暴政的艱苦戰爭之後,為了酬謝與他並肩作戰的諸將與各路人馬的領袖,他以“天子”的身份大嘉封賞天下領土給各位,這些有功之臣就是最早的諸侯王,從此拉開了封建統治的序幕,這是中國歷史上由奴隸制轉變為封建制的拐點,是社會的一大進步。

    商周大戰——牧野之戰

    封建制相對於奴隸制雖然是歷史發展的進步,但是通過歷史我們也知道封建制也是有其很大的弊端的。它弱化了中央政權的統治力,加強了地方政權的話語權,這對國家的統一是極其不利的。尤其是在周朝封建制度下的後期春秋戰國時代(東周),國家的四分五裂的情況更是急轉直下。這個現象其實是跟周朝建國初期的政治制度是有直接關聯的。

    周朝開國初期周天子大封土地給各諸侯王,這些諸侯王的領地就是諸侯國,這就是最早的“國”。而諸侯王們對自己的領地有絕對的統治權,上行下效的他們將自己領地的一部分割槽域又劃分給了他們認為該封賞的人,這些人的領地就是“家”。所以當時的天下就是由這些諸侯王的“國”組成的,而諸侯王的“國”是由他們治下的“家”組成的。而這些國君和家長在去世後,他們的領地由子嗣們繼承。

    春秋時期地圖

    周朝初期的諸侯王都是周王室的宗親及功臣,所以周朝初期國家還是相對很穩定的,但是隨著這些人的亡故,宗親間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而功臣之後對天子的忠誠度是更加的不穩定,再加上爵位只有一個,而子嗣眾多,子嗣們又難免發生再次瓜分的現象。所以春秋時期就出現了“天子”名存實亡,各路諸侯王相繼稱霸,以及家臣殺諸侯奪權的現象,這個時期就是被孔子稱作“禮壞樂崩”的時期。這個時期,周朝就已經分裂了,在“齊、晉、宋、楚、秦”之外還有許多諸如“宋、衛、中山……”等一干小國,而到了春秋之後的戰國,除了稱雄的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雄”,此時的周王室已經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而此時比起周朝伊始,已然是面目全非,天下更是四分五裂。

    所以,我認為周朝分裂的結症就在於統治制度,周朝的封建統治制度決定了周朝的分裂是必然的。

  • 3 # 手機使用者6971505035

    周朝應該稱謂:獨立國家大周聯合體制國。各國名義上認同周朝國王為天子,服從命令,實際上各國自己有獨立的軍事,財政,外交,任免官員,法律法規,發動戰爭的一切權利。周天子幾乎就是個精神領袖,所管領地非常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氣太熱了關心人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