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曲1011

    這句話目前有兩種讀法和見解。

    1、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無,意欲觀察其深淵高妙。常有,意欲觀察其所歸趨。徼,通“僥”,邊際的意思。我們要想更好地理解一個事物,必須要從常無的境界中體悟它的本源和本體,如要想更透徹精闢,則需要在常有之中領悟它的無邊無際。

    2、斷句: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解釋:常沒有欲(欲可理解為人的情慾和志欲),才能觀察到其至妙處。常有欲,才能觀察到其規律及目的。推而廣之,人類用無意識來發現事物的奧妙,用有意識來歸屬他的邊界。

    3、這句話出自於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道德經》第一章。

    4、第一章全段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全段翻譯:

    “道”如果可以用言語來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語來表述的,它並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辭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說明的,它並非普通的“名”)。

    “無”可以用來表述天地渾沌未開之際的狀況;而“有”,則是宇宙萬物產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從“無”中去觀察領悟“道”的奧妙;要常從“有”中去觀察體會“道”的端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前世今生》為題寫藏頭詩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