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重瞳”的記載。重瞳即“一目兩眸”,也有人認為是“白內障”。古代相術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著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徵。本文特考證一些重瞳的記載,其中一些資料來源於網上。 關於重瞳,最出名的是兩個,第一個是舜,第二個是項羽。他們都是帝王級的人物。不過舜有頑父劣弟,而且死因也很可疑;項羽雖稱西楚霸王,終亡於垓下。結局也不怎麼樣。 代稱舜。唐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清厲鶚《一半兒.上虞百官江口舜廟》曲:“重瞳此地有遺苗,野廟空江玉座銷。” 代稱項羽。清錢謙益《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蹟已冥冥,戲馬臺前鬼火青。十丈黃樓臨泗水,行人猶說霸王廳。”清周龍藻《大牆上蒿行》:“亞父好竒策,終被重瞳誤。” 比喻像舜一樣的聖明天子。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四:“〔楊大年〕以詩貽館中諸公曰:‘聞戴宮花滿鬢紅,上林絲管侍重 瞳。’”明邵璨《香囊記.瓊林》:“三策獻重瞳,獨佔鰲頭聖恩重。” “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史記·項羽本紀》 晉文公重耳據說也是重瞳。一般正史都強調重耳駢脅,也就是肋骨連成一片。重耳奔走諸國,晚年才回國,結局還可以。 李煜也是重瞳,但只有一邊。李煜字重光就是這麼來的。當然李煜的遭遇也不怎麼樣。 曾為苻堅大將,鎮守西域,後來開國後涼的呂光也是重瞳,也算是個皇帝吧。不過這個說法的出處也很可疑,居然只有《佛祖歷代通載卷》有載。 五代十國的北漢劉崇(又名劉旻),後漢高祖劉知遠弟,也是重瞳。說起來這個人也是我們應該記住的。郭威殺劉崇之子,改北漢為周之後,劉崇據晉陽為都,建立北漢,並諂媚於契丹,自稱“侄皇帝”,丟盡劉氏之顏面。和後晉的沙陀人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一樣,成為遼朝的附庸。 明玉珍,隨州(今湖北隨縣)人,農民出身,本姓,後改姓明,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參加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任統軍元帥。作戰勇猛,右眼負傷失明。後佔有四川,因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他自稱隴蜀王,與陳友諒決裂。後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年號天統。 造反唯一成功,而且還不是短命政權的重瞳子,似乎只有明成祖朱棣。但這也是野史。小說《續英烈傳》中曾記載過。 另外有人提到,但沒有查到明確出處的還有:王莽;黃巢;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重瞳”的記載。重瞳即“一目兩眸”,也有人認為是“白內障”。古代相術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徵著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徵。本文特考證一些重瞳的記載,其中一些資料來源於網上。 關於重瞳,最出名的是兩個,第一個是舜,第二個是項羽。他們都是帝王級的人物。不過舜有頑父劣弟,而且死因也很可疑;項羽雖稱西楚霸王,終亡於垓下。結局也不怎麼樣。 代稱舜。唐李白《遠別離》詩:“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連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清厲鶚《一半兒.上虞百官江口舜廟》曲:“重瞳此地有遺苗,野廟空江玉座銷。” 代稱項羽。清錢謙益《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蹟已冥冥,戲馬臺前鬼火青。十丈黃樓臨泗水,行人猶說霸王廳。”清周龍藻《大牆上蒿行》:“亞父好竒策,終被重瞳誤。” 比喻像舜一樣的聖明天子。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四:“〔楊大年〕以詩貽館中諸公曰:‘聞戴宮花滿鬢紅,上林絲管侍重 瞳。’”明邵璨《香囊記.瓊林》:“三策獻重瞳,獨佔鰲頭聖恩重。” “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史記·項羽本紀》 晉文公重耳據說也是重瞳。一般正史都強調重耳駢脅,也就是肋骨連成一片。重耳奔走諸國,晚年才回國,結局還可以。 李煜也是重瞳,但只有一邊。李煜字重光就是這麼來的。當然李煜的遭遇也不怎麼樣。 曾為苻堅大將,鎮守西域,後來開國後涼的呂光也是重瞳,也算是個皇帝吧。不過這個說法的出處也很可疑,居然只有《佛祖歷代通載卷》有載。 五代十國的北漢劉崇(又名劉旻),後漢高祖劉知遠弟,也是重瞳。說起來這個人也是我們應該記住的。郭威殺劉崇之子,改北漢為周之後,劉崇據晉陽為都,建立北漢,並諂媚於契丹,自稱“侄皇帝”,丟盡劉氏之顏面。和後晉的沙陀人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一樣,成為遼朝的附庸。 明玉珍,隨州(今湖北隨縣)人,農民出身,本姓,後改姓明,元末大夏政權的建立者。參加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任統軍元帥。作戰勇猛,右眼負傷失明。後佔有四川,因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立為帝,他自稱隴蜀王,與陳友諒決裂。後在重慶稱帝,國號大夏,年號天統。 造反唯一成功,而且還不是短命政權的重瞳子,似乎只有明成祖朱棣。但這也是野史。小說《續英烈傳》中曾記載過。 另外有人提到,但沒有查到明確出處的還有:王莽;黃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