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積木育兒
-
2 # 侯媽家庭教育
分享是一種好的品質,還能給寶寶帶來快樂的體驗,寶寶會在2歲的時候出現自我意識,這時是培養孩子分享的好時候,那麼父母如何培養寶寶的分享意識呢?
父母要先為寶寶創造一個能夠分享的環境,讓寶寶多與小朋友接觸,讓他在與其他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學會分享,其實寶寶的本意是不願意拿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分享的,父母首先要告訴孩子,分享不代表失去,相反地,分享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能獲得友誼.同時別人有好東西的時候也會分享給你,對於寶寶的分享行為,父母要及時給予鼓勵,讓寶寶養成分享的習慣.
您好,在讓寶寶學會分享前,要先確立並保護寶寶的物權意識,也就是說,保護好寶寶的東西,不要在不經過寶寶同意的情況下就隨意給別人玩或是送人。只有當孩子知道哪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才能學習如何分享。畢竟,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不應該讓孩子感到牴觸和反感。
“共贏”思維您可以透過“共贏”的思維方式去培養孩子分享的好品質,比如讓孩子跟別的孩子互相交換玩具,或是如果孩子很喜歡一件玩具不願意分享,那就讓他找出替換的玩具跟小朋友一起分享。
體驗分享的快樂不要在分享這件事情上對孩子說教,您可以在孩子受到別人的分享後,問問他感受,問問他是否願意將快樂轉給別人。您這樣的問法會讓孩子感到被尊重,也能讓他不會把分享和失去畫上等號,從而不會出現牴觸情緒。
在教給孩子分享的同時,不要忘記教給他拒絕別人,因為不是所有的分享經歷都會讓人感到愉悅的,不能為了讓別人愉悅而委屈自己,這時拒絕別人的行為,其實是在建立自己的分享規則,也是在給孩子培養一種責任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