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弌94922977

    1 我昨天看到了一個小男孩,年齡5歲,他爺爺奶奶帶著他出來玩,懷裡還抱著他的妹妹。 妹妹趴在奶奶懷裡,奶奶就安心抱著小孩。 此時,小男孩跳過去,搶妹妹手中的一個包,包裡據說是他的玩具。 搶得有多兇呢? 就是又吼又罵,又強調那是他的包。 但這又不單是搶包的事,搶完了以後,男孩用膝蓋頭頂妹妹的屁股,奶奶阻攔,他就一腳一腳踢奶奶,看起來踢很重。 整個過程充滿了暴力,旁邊是孩子的爺爺,除了和奶奶一起責罵孫兒以外,看著孩子搶了那個包,看著孩子一邊玩包,一邊在不停大聲吼罵所有人。 我一旁的朋友,看不下去了,他和他媳婦一起坐在旁邊,他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也和這個小男孩很熟,就各種教訓這個小男孩。 他要孩子不要打罵奶奶。 他要孩子遵守孝道。 他還說,是我兒子,早被打了。

    3 這件事是有後續的。 我沒有插手,因為我和對方不熟,且我相信這樣的場景不是第一次。 我判斷,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只會更暴力才會讓孩子如此不服管教。 當時已經是下班吃完飯以後的時間,爸爸媽媽並沒有陪伴在側,兩個小孩都丟給老人帶,已經很能說明對方做父母的態度。 遇到這類事,我只能掐著大腿告訴自己,不要插手,方法再好都會換來別人的討厭。 幼年期的心理陰影,總有一天能意識到的,只要願意去填平,也是有機會填平的。 嗯,後來我看到奶奶拿了一根直徑2cm的粗長棍子過來,她應該是在路邊找了個可以收拾孩子的工具。 她晃著棍子來到孩子的身邊,對孩子說,你還敢不敢? 你說你還敢不敢的? 孩子其實是無所謂的表情,而且事件已經過去了十多分鐘了,孩子已經從當時發洩的情緒裡走出來了,我有理由相信孩子已經不在乎了。 可是奶奶拿棍子出來,以暴制暴,除了情緒上爭贏孩子,還有什麼作用呢? 我認為給不了孩子任何正面的教育作用。

    4 父母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需要有心量。 這個心量是,容忍孩子成為那個在爭端中會勝利的人。 孩子有權力發洩自己的情緒,可以去把平時的憤怒及時發洩出來。 但又不能在結果上真的勝利,如果孩子發洩了情緒,還得到了想要的,那麼孩子就會認為,發洩情緒等於得到需求。 對我而言,發洩情緒和得到需求,只能有其一是被滿足的。 我會在著急讓孩子做事的時候,給她數數,但是我永遠只會數1、2,我不會數到3,我希望讓孩子在這些細節上贏。 贏的感受能讓她更增強對事情的控制感,可是,結果是跟著我的思路走的,因為她事實上做了她必須做的事情。 嚴厲和打壓,的確需要非常重視,找我諮詢的成年客人中,有不少一部分是教師的子女。 他們身上有過於完美主義的情形。 他們身上,一面是看起來平靜如水的看淡,另一面是火山爆發般對世界的質疑。 對自己極難接納認可。 我想原因正在父母過於嚴厲的要求,沒有配合上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要求過於超前了。 看起來是嚴厲取得了好的成果,可是事實上,成年以後,心理一片一片的陰影,全部都種著反叛的種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病人的時候,需要帶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