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體系
包括三大綱領:目的論、課程論、方法論,以及教學原則、訓育原則等。
(1)從目的論看:陳鶴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華人、做現代華人”。第一要有強健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態度;第五要有服務的精神。說明陳鶴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論不僅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且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懷。
(2)從課程論看:陳鶴琴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針對傳統教育書本萬能的舊觀念所形成的課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現象,陳鶴琴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才是活的書、直接的書,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
(3)從方法論看:活教育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活教育重視直接經驗,強調以“做”為中心,主張在學校裡的一切活動,“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著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性質。
(4)從教學原則看:陳鶴琴根據“心理學具體化,教學法大眾化”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活教育的17條教學原則,綜合概括為活動性(做)原則、兒童主體性原則、教學法多樣化原則、利用活教材原則、積極鼓勵原則和教學相長的民主性原則等,其基奉精神為當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科學研究所證實。
(5)從訓育原則看:陳鶴琴提出13條訓育原則:①從小到大;②從人治到法治;③從法治到心理;④從對立到一體;⑤從不覺到自覺;⑥從被動到自動;⑦從自我到互助;⑧從知到行;⑨從形式到精神;⑩從分家到合一;⑪從隔閡到聯絡;⑫從消極到積極;⑬從“空口說到”到“以身作則”。這些原則揭示了道德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的內外統一和相互促進,充滿了辯證法,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
從上可見,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浪潮下對封建舊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戰爭烽火催生下時代精神的體現;活教育是對歐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創造,更是陳鶴琴長期教育實踐的總結和理論探索的結果。儘管活教育理論有其歷史和領域的侷限,但卻非常適宜於學前教育領域。
陳鶴琴的活教育理論體系
包括三大綱領:目的論、課程論、方法論,以及教學原則、訓育原則等。
(1)從目的論看:陳鶴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華人、做現代華人”。第一要有強健的身體;第二要有建設的能力;第三要有創造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態度;第五要有服務的精神。說明陳鶴琴的活教育的目的論不僅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並且反映了他具有放眼世界的胸懷。
(2)從課程論看:陳鶴琴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針對傳統教育書本萬能的舊觀念所形成的課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現象,陳鶴琴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才是活的書、直接的書,應該向大自然、大社會學習。
(3)從方法論看:活教育方法論的基本原則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活教育重視直接經驗,強調以“做”為中心,主張在學校裡的一切活動,“凡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做了就與事物發生直接的接觸,就得著直接的經驗,就知道做事的困難,就認識事物的性質。
(4)從教學原則看:陳鶴琴根據“心理學具體化,教學法大眾化”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活教育的17條教學原則,綜合概括為活動性(做)原則、兒童主體性原則、教學法多樣化原則、利用活教材原則、積極鼓勵原則和教學相長的民主性原則等,其基奉精神為當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科學研究所證實。
(5)從訓育原則看:陳鶴琴提出13條訓育原則:①從小到大;②從人治到法治;③從法治到心理;④從對立到一體;⑤從不覺到自覺;⑥從被動到自動;⑦從自我到互助;⑧從知到行;⑨從形式到精神;⑩從分家到合一;⑪從隔閡到聯絡;⑫從消極到積極;⑬從“空口說到”到“以身作則”。這些原則揭示了道德的認知、情感和行為表現的內外統一和相互促進,充滿了辯證法,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規律。
從上可見,活教育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浪潮下對封建舊教育的有力批判,也是抗日戰爭烽火催生下時代精神的體現;活教育是對歐美新教育的吸收和再創造,更是陳鶴琴長期教育實踐的總結和理論探索的結果。儘管活教育理論有其歷史和領域的侷限,但卻非常適宜於學前教育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