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的六出,東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陣分別指:六出祁山、東和東吳、收東川和西川、七擒孟獲、排八陣圖。具體如下:1、六出:傳說諸葛亮曾六出祁山攻魏,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2、東和:使劉備與孫尚香政治聯絡,和東吳在赤壁之戰中聯手擊敗曹操。3、收二川:佔領東川、西川。4、七擒: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5、北據: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6、排八陣:指的是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它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相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擴充套件資料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三國演義的六出,東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陣分別指:六出祁山、東和東吳、收東川和西川、七擒孟獲、排八陣圖。具體如下:1、六出:傳說諸葛亮曾六出祁山攻魏,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2、東和:使劉備與孫尚香政治聯絡,和東吳在赤壁之戰中聯手擊敗曹操。3、收二川:佔領東川、西川。4、七擒: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獲城將孟獲擒拿,並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5、北據: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6、排八陣:指的是諸葛亮創制的“八陣圖”,它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相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陣法。擴充套件資料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讚其為“天下奇才”。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