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治平36

    恕我孤陋寡聞,這樣的習俗,可能是你們那兒的風俗。我知道的客家喪葬風俗中沒有這樣傳承——六月初六過黃河的祭拜亡靈的禮儀。

    客家人(我知道的)將去世的老人還山(下葬)後,第一個七日(叫頭七),是由兒孫擺酒席祭拜。第二個七日(叫二七。即第十四日)由嫁出去了的女兒回來,擺酒席祭拜。剩下來就“百日”和“週年”。並沒有什麼六月初六的過黃河祭拜。可能是每一個地方(雖然是同是客家,習俗還是有區別吧)都有自已的習俗傳承。

    聽老一輩的老人家說,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對以前的繁瑣的禮節習俗簡化了許多,說明在以前(在N代人前)的禮儀,習慣可能比現在要複雜得好多。

    既然題主那兒有這樣的習俗,也是一種良好的傳承,目的就是尊敬祖宗,孝敬父母,用這樣的方式來寄託哀思,感恩父母,能起到對後代起到承先啟後的啟迪作用。

  • 2 # 商用軍用民用

    我朋友的爺爺死了,

    按家鄉的風俗定為六月初六要“過黃河”,也稱作“鬼子過黃河”。所以明天(初五)下午就要提前先祭拜,告知她初六要“過黃河”了。

    死去人只要過第一個六月初六就好了,“過黃河”的祭品不同於平時的物品,勿須三牲酒粄齊全。而要的是,雄雞一隻(一定要雄的),用粄做成的“橋墩”“橋板”。還有老人有必要的話就放一支柺杖,斗笠,“加擠袋”。。。等!

    勸世文中說到,人在世行善的話,“過黃河”有貴人會扶你過河,若是行惡多端的話,那就會被扔到河裡給吸血蟲吃!

    我今天頭回聽到“不到黃河心不死”是這樣來的!我的媽媽說:“鬼子走到黃河邊感到累了,就伸出手洗洗手,洗洗臉,結果那手一碰到黃河水就把肉洗掉了,只剩下骨頭,這樣才知道自己是死了”!哈哈,這個故事好經典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首歌,是周華健唱的,我只記得一句,誰與我生死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