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隨聊漫談
-
2 # 來聊聊車吧
感謝邀請
很多車主認為eco模式會增加積碳,因為有一種說法就是“eco模式下導致汽車長期運轉在低轉速工況下,會增加積碳”。不過當我們了解eco模式的作用時,就知道eco模式會增加汽車積碳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eco模式和低轉速完全沒有關係,而eco模式怎麼做到節油呢?正是要控制汽車既無法長時間怠速或低轉速行駛,也不能急加速前進。
積碳是指燃料與串入燃燒室的潤滑油在不能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的膠質(主要成分是羥基酸、瀝青質、加油質等),從而粘附在進/排氣門、氣缸邊緣、活塞頂部、火花塞、燃燒室)經過發動機反覆高溫的作用下,不斷積累形成的硬質膠結碳,也就是積碳。
eco模式通常會在以下情況下失效:
1、當車速超過120公里每小時,這個時候車子會考慮車速,eco模式自動失效。
2、在停車怠速或者在N/P擋以及手動模式下,eco也有可能失效。
3、當需要大扭矩輸出時,例如爬坡,發動機電腦會判斷優先保證,把足夠的動力來驅動車輛,eco模式同樣不會工作。
-
3 # 壹車熱評
雖然開啟ECO模式可以為駕駛員提供更加經濟的燃油消耗,但在現實駕駛中卻真實存在有很多駕駛員不願開啟ECO模式的行為,特別是在那些經常堵車的城市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更是對ECO模式很不感冒?
這又是為什麼呢?說到這裡,你可能也猜出來了,沒錯,就是ECO模式下的積碳形成機率,要比其他模式下更高一些。
很多人可能想不明白,既然ECO模式的燃油噴射量會更經濟,更節約,那為什麼反而會更容易形成積碳呢?
這就得從發動機的高轉速狀態和低轉速狀態來進行解釋了!
開啟ECO模式之後,汽車之所以會相對更省油,它的原理是讓發動機的升檔更加積極,而降檔則更加遲緩。直觀的來講,比如正常駕駛模式下需要在2500轉才會從2擋升入3擋,但ECO模式可能會提前到2000轉以下就讓變速箱升入3擋,這時發動機就會處於一個高檔位低轉速的狀態。
或者正常模式下變速箱在2000轉以下時,就需要從3擋降入2擋,但ECO模式卻會減緩變速箱的降檔速度,讓發動機轉速維持在2000轉以下,然後過幾秒之後才會不情願的降到2擋位置,我們也可以戲稱此時的變速箱是在“思考人生”。而有經驗的老司機都比較清楚,當發動機處於一個比較低的轉速時,我們拋開動力輸出結果不談,這種狀態下汽車的油耗表現確實會比較理想,汽車會更加省油。
那麼開啟ECO模式讓發動機長期處於高檔低轉速的狀態,最容易發生的問題是什麼?沒錯,燃燒不充分!
我們都是知道燃油在發動機內燃燒不充分,它是形成發動機內部積碳的主要元凶之一,在ECO模式下的升檔會比較積極,降檔會比較緩慢。那麼在我們加速前行的時候,自動變速箱一般會採用降檔的方式來給車身提供足夠的扭力輸出,以此保證我們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超車動作。
但由於ECO模式下的降檔速度會比較慢,那此時汽車加速時發動機的負荷會比較大,此時行車電腦,就會控制發動機噴油嘴採用多噴油的方式,來提供更多動力輸出,以保證車主能完成加速動作。在這種情況下發動機的進氣量,就會與噴入氣缸內的燃油量無法達到最佳比例,油氣濃度會上升,而燃油分子中的長鏈碳氫化合物就會因燃燒速度慢,油氣濃度高等原因產生燃燒不充分的現象。
這些未完全燃燒的長鏈碳氫化合物都具有較強的粘附性,它們在氣缸內處於霧狀的情況下,在發動機進行排氣衝程的時候,就會隨著氣缸內的廢氣流動粘附在發動機的內部,比如進氣門、氣缸壁、活塞、排氣管內等等。
最後,隨著發動機內部運轉時所產生的高溫,這些最開始還是溼粘狀態的附著物在進過高溫作用後,就變成了發動機內部的積碳。
上面說了ECO模式下,積碳會因為發動機長期處於高檔低轉速而產生積碳,那麼除了低轉速狀態下燃油會因燃燒不充分而形成積碳以外,低轉速狀態下所帶來的低壓強氣流,也會對發動機的積碳自我清潔起到負面效果。
可能有些朋友在小時候很喜歡在汽車尾部,看汽車排氣管“突突突”的排氣,這是發動機在進行排氣衝程時排出的氣缸內部廢氣。正常模式或者高轉速模式下,由於進氣量會比較大,燃燒後形成的廢氣氣流也比較多,那麼在高轉速模式下的排氣壓強就比較高。
ECO模式卻不是這樣的,ECO模式會盡量讓發動機處於一個平順且緩慢的運轉狀態,能保持在低轉速行駛就儘量保持在低轉速,這樣就讓發動機的進氣量降低。ECO模式下的進氣量低了,那所形成的廢氣氣流也就跟著降低,所以ECO模式下的廢氣在排出時所產生的氣體壓強,就要比高轉速狀態下更低。
前面講到低轉速狀態下燃油的長鏈碳氫化合物會產生不完全燃燒,燃油此時的狀態是一種霧化的狀態,而未進行燃燒的霧化燃油在如果高壓強的氣流作用下,會比較容易隨著廢氣的氣流而被帶走。雖然不會100%帶走乾淨,但至少大部分黏性較高的未燃燒霧化物會被帶出氣缸內部,但ECO模式卻不行。
不行的原因就很簡單了,ECO模式下的低壓強氣流,可能會帶走一部分黏性較高的未燃燒霧化物,但殘留在氣缸內部的物質卻要比高轉速狀態下多得多。而“積碳”拆開來講就是“先有積累,再有碳”,所以在ECO模式的低壓強氣流助攻下,越積越多的黏性物質在高溫下被烤乾後會逐漸累積,那積碳形成的機率自然就會明顯增加。
火花塞在每次點火時,它的中心極芯都會產生很高的溫度,而這種高溫在原理上是可以將未完全燃燒,且附著在火花塞極芯上的物質給燃燒掉。但是ECO模式下的低轉速,它本身的進氣量和噴油量就會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就間接導致了火花塞每兩次點火的間隔時間被拉長。
試想在高轉速的情況下,火花塞上一次點火後它的極芯熱量開始進行散發,當熱量剛散發時下一次點火又開始了,這種狀態就會讓火花塞的極芯基本處於極高溫度的狀態。只要溫度高,石頭都可以融化,那麼高轉速狀態下火花塞極芯形成積碳的機率也就自然降低了。
但低轉速下火花塞的工作狀態正好相反,上一次點火後,極芯的熱量已經散發了很多,然後在進行下一次點火,這樣火花塞極芯的溫度就難以長期維持在一個高溫狀態,對附著在火花塞上的黏性物質就不能通過高溫燃燒掉,從而日積月累後就形成積碳。
綜上所述,ECO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是車企或者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對油耗越來越高的關注度而採用的一種方式,它降低了油門的響應速度,隱藏了發動機的部分工作效能,通過低轉速的方式來讓汽車實現節能節油的目的。
不過既然長期使用ECO模式會容易產生積碳,但我們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這個討厭的玩意兒。我們可以定期採用運動模式,或者手動模式的方式去主動提高發動機的運轉轉速,或者你乾脆踩油門的時候直接並平時更加用力一些,用人為的方式來提高發動機的轉速,讓那些黏性附作物在還未因積累過多而形成的積碳的時候,就讓發動機進行一定的自我清潔。當然,定期按時對發動機進行保養維護這也是消除積碳的一些方法,此外新增一定量的燃油寶,也可以對發動機的輕微積碳起到一定的清潔作用。
回覆列表
說人話就是:一般汽車的eco模式就是通過行車電腦的控制減少噴油量,可讓發動機在最少得耗油量下運動。這樣的話氣缸也會根據你的噴油量進行工作,根據我n20b20發動機10w公里的測試來看,是會產生積碳的。而且又省不了多少油。所以就乾脆不用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