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一首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被白居易稱作“詩豪”。他的許多作品,立意新穎,思想深刻;七言絕句受到民歌的啟發,寫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採。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來自民間。與後來的詞牌“浪淘沙”不同。 ②九曲——形容河流轉彎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數。 ③浪淘風簸——大風蕩起波浪,大浪衝走泥沙,形容風大浪大。 ④天涯——天邊。 夜間,當你仰望星空和銀河出神的時候,你也許會想,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現在怎麼樣了?要是能到他們那裡去作客該多好啊。這首詩寫的就是那樣美妙的幻想。不過,啟發詩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銀河,而是地上的黃河。 雄渾壯麗的黃河,百轉千回,風濤萬里,泥沙滾滾,從天邊浩蕩奔流而下,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條銀河嗎?這來自天上的黃河一定是跟銀河相通了。於是詩人歡呼起來:來吧,沿著這黃河往上走,直走到銀河邊上,上牛郎織女家瞧瞧吧!詩人在召喚誰和他同去呢?當然是他的讀者,有我,有你,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朋友。 那麼,這首詩是讚美銀河的吧嗎?不,是讚美黃河。正是萬里黃河的磅礴氣勢,觸發了詩人的豪情和聯想,使他從黃河望到天邊,想到天上,又從天上的銀河想到牛郎織女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組詩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劉禹錫穆宗長慶年間(821━824)任夔州刺史時所作。第九首末聯雲∶“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作者或許是有感於屈原放逐沅湘間,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她放聲歌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流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這些詩,極寫黃河的源遠、勢猛,至今眾口傳誦。“黃河之水天上來”,著意渲染的是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奔騰不息的動態美。“黃河遠上白雲間”,視角與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劉禹錫這首黃河詩開篇與眾多的黃河詩篇一樣,著力描寫九曲黃河大浪淘沙之勢。緊接著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再把“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渙、李太白之外,另闢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層奇妙的神話色彩。 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指令張騫窮溯河源,張騫乘槎而去,經月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布,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後還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織女二星座。這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上下聯的開合關係。第一聯由上而下,順黃河奔流之勢著墨;第二聯以“直上”為轉折,把人們的視線從“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順視中拉回,從地下引到天上,從現實世界進入神話世界━━黃河連銀漢,乘槎溯河源。全詩節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氣。
浪淘沙一首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被白居易稱作“詩豪”。他的許多作品,立意新穎,思想深刻;七言絕句受到民歌的啟發,寫得明快清新,富有生活氣息和地方色採。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來自民間。與後來的詞牌“浪淘沙”不同。 ②九曲——形容河流轉彎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數。 ③浪淘風簸——大風蕩起波浪,大浪衝走泥沙,形容風大浪大。 ④天涯——天邊。 夜間,當你仰望星空和銀河出神的時候,你也許會想,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現在怎麼樣了?要是能到他們那裡去作客該多好啊。這首詩寫的就是那樣美妙的幻想。不過,啟發詩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銀河,而是地上的黃河。 雄渾壯麗的黃河,百轉千回,風濤萬里,泥沙滾滾,從天邊浩蕩奔流而下,真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條銀河嗎?這來自天上的黃河一定是跟銀河相通了。於是詩人歡呼起來:來吧,沿著這黃河往上走,直走到銀河邊上,上牛郎織女家瞧瞧吧!詩人在召喚誰和他同去呢?當然是他的讀者,有我,有你,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朋友。 那麼,這首詩是讚美銀河的吧嗎?不,是讚美黃河。正是萬里黃河的磅礴氣勢,觸發了詩人的豪情和聯想,使他從黃河望到天邊,想到天上,又從天上的銀河想到牛郎織女的。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組詩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劉禹錫穆宗長慶年間(821━824)任夔州刺史時所作。第九首末聯雲∶“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作者或許是有感於屈原放逐沅湘間,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作為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化的發源地,黃河,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她放聲歌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流不復回”,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雲間”,這些詩,極寫黃河的源遠、勢猛,至今眾口傳誦。“黃河之水天上來”,著意渲染的是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奔騰不息的動態美。“黃河遠上白雲間”,視角與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出一種靜態的美。劉禹錫這首黃河詩開篇與眾多的黃河詩篇一樣,著力描寫九曲黃河大浪淘沙之勢。緊接著張騫窮河源遇牛郎織女的典故,再把“黃河之水天上來”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渙、李太白之外,另闢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層奇妙的神話色彩。 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漢武帝指令張騫窮溯河源,張騫乘槎而去,經月至一處,見城郭如官府,室內有一女織布,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後還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織女二星座。這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上下聯的開合關係。第一聯由上而下,順黃河奔流之勢著墨;第二聯以“直上”為轉折,把人們的視線從“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順視中拉回,從地下引到天上,從現實世界進入神話世界━━黃河連銀漢,乘槎溯河源。全詩節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