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41308900833
-
2 # 使用者3321390249605
如果不怕影響不好是可以的。黃燈籠象徵著富貴和吉祥。蘊含了人們渴望能多賺錢,報平安,驅邪氣的願望。
-
3 # 使用者1301069363637
黃色一直以來都是皇家的顏色,黃燈籠象徵著富貴和吉祥。
-
4 # 手機使用者51932255890
黃燈籠象徵著富貴和吉祥。
蘊含了人們渴望能多賺錢,報平安,
1燈籠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燈籠又統稱為燈綵,燈籠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在過去有條件的人家都會掛燈籠,通常在春節、元節期間掛上。燈籠與華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紅燈籠就成了華人喜慶的象徵。
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富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
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 ”,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發生了改變。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
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正月十五掛燈籠的典故: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
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 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