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株不待兔2
-
2 # 吉林萬通王老師
祭品禁忌祭祀的禮品,如果是女兒抬送來的要全部收留,禁忌退回其中的一部分,喪葬祭祀時,如果碰到了佛僧,道士,尼姑之類的人,必須將祭品的一部分與之飲食。
祭品一般只能擺八樣或六樣,忌諱擺五樣或四樣。因為用五樣,則要出“忤逆胎”,用四樣會出“叫化子”,對祖靈都是不恭敬的。祭品要新鮮,乾淨,完整。畸形和非宰釘而死的獸禽之肉,被視為不潔之物,不能用來祭祀死者亡靈,否則,亡靈會認為祭者是對它進行侮辱。祭祀死者的食物,禁忌在祭祀之前被人食用過。
我是萬通的禮儀老師,有任何禮儀方面問題可以來問我。
什麼是祭奠?你會祭奠嗎?
祭奠按百度百科解釋,這兩個字有不同的含義。
祭,是對逝者,先人,先祖表示追悼,敬意的一種儀式。
奠,則是向逝者供奉祭品表達敬意。
這裡我們只說個人的祭奠。一般公祭是有組織的,並且有專業的司儀主持。
總的來說就是透過一種與日常生活相近的方式舉行的一種與逝者告別或追思的儀式。比如在逝者的靈柩前擺放各種其生前喜歡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以及其一些有什麼講究的東西,如紙人、紙馬、紙牛、紙車等。這些東西都是幾千年來留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在古代帝王將相死後都以真東西陪葬,真人,真馬,真車陪葬。比如古代就用童男童女陪葬,解放前西臧的農奴主也有用奴隸做陪葬的,他們相信到另一個世界也需要這些東西。而普通老百姓沒有這些東西只能用紙或其他東西代替了。這就是祭奠的由來。
那麼,祭奠這種禮儀有什麼要求呢?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因為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之間有不同的習俗,即使同一個民族,不同的地方所沿襲下來的風俗習慣不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因為有民族對某些祭奠的細節有忌諱,所以就不舉例子了。這裡只強調要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也就是說要入鄉隨俗。以免因此影響團結。
好了,我的回答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