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當皇帝,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皇太子。
開耀二年(682年)正月,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出生,高宗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在重潤滿月時改年號為永淳,並且還破天荒地將這位襁褓中的孫子立為皇太孫。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
嗣聖元年(684年)改年號為嗣聖。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錶示不可。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當皇帝,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章懷太子李賢被廢后,李顯被立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臨朝稱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廢為廬陵王先後遷於均州、房州等地。聖歷二年(699年)召還洛陽復立為皇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復位。李顯在位期間,恢復唐朝舊制,免除租賦,設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館學士,發展與吐蕃的經濟、文化交往,實行和親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保證了邊疆地區的穩定。
唐中宗李顯前後兩次當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龍四年(710年)去世,終年55歲,諡號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初諡孝和皇帝),葬於定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皇太子。
開耀二年(682年)正月,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出生,高宗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在重潤滿月時改年號為永淳,並且還破天荒地將這位襁褓中的孫子立為皇太孫。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
嗣聖元年(684年)改年號為嗣聖。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錶示不可。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