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由來
在中國地圖上,你會一眼看到西北地區廣大的土黃色區域,和東南地區的綠色形成鮮明對比。那裡乾旱少雨,植被稀疏,地勢高聳,風沙呼嘯,這便是黃土高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這裡蜿蜒穿過,滋潤了沿河貧瘠的土地,同時也給這片土地帶來無窮憂患。這一切都源自於這片高原上的特殊土壤——黃土。 中國東西部氣候差別非常大,太行山脈橫貫南北,把中國的中部地區一分為二。幾百萬年以來,西北地區的沙塵被強勁的季風颳向東部,又被高聳的太行山脈攔截。落下的塵土日積月累,厚度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由於西北地區的乾燥環境,使得這些黃土在沉積時,相對較為疏鬆,內部孔隙較多。當這種土壤受水浸溼後,內部結構容易被破壞,從而產生較大的沉陷,人們給這種土壤起了個學名——溼陷性黃土。 黃土高原因為缺乏植被保護,加以夏季雨水集中,黃土高原的土地在流水的侵蝕下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形成溝壑交錯的地貌。黃土高原位於黃河中游,在穿越黃土高原時,黃河把大量疏鬆的泥沙帶了下來,自己也被泥沙染成了黃色,成為名副其實黃色的河。尤其是暴雨過後,河水中泥沙的含量很高,於是自古就有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說法。據統計,如今黃河每年要從黃土高原帶走約16億噸泥沙,大量的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的河道中,造成了河床上升,不但引發河水氾濫,也會迫使黃河改道。同時,黃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當地土壤越發貧瘠,生態越發惡劣。
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注入黃河
近年來黃河泥沙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科學院一個研究組在黃土高原生態研究上取得新進展,解開了黃河泥沙減少的謎團。
黃河變清調查:每年泥沙減少7億噸 黃河曾是全球輸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中90%的泥沙來源於黃土高原。近年來黃河輸沙量猛減,黃河潼關站70年代每年的輸沙量近十六億噸,目前猛減為三億噸,這既受徑流和含沙量的影響,更是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作用的結果。研究組發展了泥沙歸因診斷分析方法,率定各因素的貢獻及其作用。利用黃土高原過去60年的降水、徑流和泥沙觀測資料,研究發現58%的輸沙量減少是由產流能力降低引起的,其次是由產沙能力(30%)和降水(12%)所貢獻。壩庫、梯田等工程措施是1970—1990年黃土高原產沙減少的主要原因,佔54%。 2000年以來,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植被措施成為土壤保持的主要貢獻者,佔57%。因此,坡面和溝道的生物和工程等多種措施共同作用把黃河輸沙量控制到了人類活動影響之前的程度。但是,隨著壩庫等工程措施攔沙能力的逐漸下降,在黃土高原維持一個可持續的植被生態系統,對有效保持土壤和控制黃河輸沙量反彈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劇烈的水沙減少對黃河三角洲也產生了顯著影響,黃河水沙管理需要從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轉向全流域整體協調。這一研究成果對黃河流域治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由來
在中國地圖上,你會一眼看到西北地區廣大的土黃色區域,和東南地區的綠色形成鮮明對比。那裡乾旱少雨,植被稀疏,地勢高聳,風沙呼嘯,這便是黃土高原。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這裡蜿蜒穿過,滋潤了沿河貧瘠的土地,同時也給這片土地帶來無窮憂患。這一切都源自於這片高原上的特殊土壤——黃土。 中國東西部氣候差別非常大,太行山脈橫貫南北,把中國的中部地區一分為二。幾百萬年以來,西北地區的沙塵被強勁的季風颳向東部,又被高聳的太行山脈攔截。落下的塵土日積月累,厚度達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黃土高原。由於西北地區的乾燥環境,使得這些黃土在沉積時,相對較為疏鬆,內部孔隙較多。當這種土壤受水浸溼後,內部結構容易被破壞,從而產生較大的沉陷,人們給這種土壤起了個學名——溼陷性黃土。 黃土高原因為缺乏植被保護,加以夏季雨水集中,黃土高原的土地在流水的侵蝕下被分割得支離破碎,形成溝壑交錯的地貌。黃土高原位於黃河中游,在穿越黃土高原時,黃河把大量疏鬆的泥沙帶了下來,自己也被泥沙染成了黃色,成為名副其實黃色的河。尤其是暴雨過後,河水中泥沙的含量很高,於是自古就有黃河“一碗水半碗沙”的說法。據統計,如今黃河每年要從黃土高原帶走約16億噸泥沙,大量的泥沙淤積在黃河下游的河道中,造成了河床上升,不但引發河水氾濫,也會迫使黃河改道。同時,黃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當地土壤越發貧瘠,生態越發惡劣。
黃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注入黃河
近年來黃河泥沙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科學院一個研究組在黃土高原生態研究上取得新進展,解開了黃河泥沙減少的謎團。
黃河變清調查:每年泥沙減少7億噸 黃河曾是全球輸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中90%的泥沙來源於黃土高原。近年來黃河輸沙量猛減,黃河潼關站70年代每年的輸沙量近十六億噸,目前猛減為三億噸,這既受徑流和含沙量的影響,更是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作用的結果。研究組發展了泥沙歸因診斷分析方法,率定各因素的貢獻及其作用。利用黃土高原過去60年的降水、徑流和泥沙觀測資料,研究發現58%的輸沙量減少是由產流能力降低引起的,其次是由產沙能力(30%)和降水(12%)所貢獻。壩庫、梯田等工程措施是1970—1990年黃土高原產沙減少的主要原因,佔54%。 2000年以來,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植被措施成為土壤保持的主要貢獻者,佔57%。因此,坡面和溝道的生物和工程等多種措施共同作用把黃河輸沙量控制到了人類活動影響之前的程度。但是,隨著壩庫等工程措施攔沙能力的逐漸下降,在黃土高原維持一個可持續的植被生態系統,對有效保持土壤和控制黃河輸沙量反彈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劇烈的水沙減少對黃河三角洲也產生了顯著影響,黃河水沙管理需要從黃土高原小流域綜合治理轉向全流域整體協調。這一研究成果對黃河流域治理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