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69109692826
-
2 # 木與
禮記·檀弓下,齊大飢,翻譯如下:
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提供食物給路過飢餓的人。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無力地拖著腳步,莽撞地走來向他走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揚眉抬眼看著他,說:“我就是不接受那種呼喝的施捨,才落到這個地步!”
拓展資料《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
齊大飢的意思為: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
出處:西漢·戴德《禮記·檀弓下》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飢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白話釋義:齊國出現了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提供食物給路過飢餓的人。有個飢餓的人用袖子蒙著臉,無力地拖著腳步,莽撞地走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揚眉抬眼看著他,說:“我就是不接受那種呼喝的施捨,才落到這個地步!”
擴充套件資料
寫作背景:
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又叫《小戴禮記》。與《周禮》《儀禮》合稱“三禮”。《禮記》的作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從來禮樂並稱。
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曆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永珍,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文章簡介:
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
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