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肉鴿教室
-
2 # 依麓湘隨
古人通過了解大自然物種的認為馴化。透過漫長的馴化飼養時間,逐漸得把野生巖鴿,也就是現在信鴿的始祖漸漸地變成的人們可以飼養的鴿子,包括後期發展成的信鴿和觀賞鴿以及肉用鴿子。這是一個自然價人為地選擇,就像雞鴨豬狗等動物一樣,經過人們的飼養一代代的延續使得這些動物變成了現在的家禽家畜等物種,這些都是人為選擇的結果,是國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人們透過把野生巖鴿捉到家中進行飼養,經過幾代的延續達到了人們所希望的所謂信鴿的雛形。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就好像現在人們透過各種血統的交配達到某一個所需要的血統模式一樣,它是一個過程的積累。人們在這個飼養過程中發現鴿子的特殊本領,異地歸巢性,這種特有的歸巢性不同於候鳥遷徙的特性,人們透過研究發現鴿子的這種特定的歸巢能力,這種歸巢性受各種層面的影響,在什麼狀態下能迅速歸巢,古人的智慧可以說對於現在賽鴿運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古人透過鴿子這種特性,在戰爭中在出海遠行中在各種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們把信鴿運用在戰爭中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古代軍隊運用信鴿在出征戰場的時候對後方傳遞前方軍情可以說在沒有通訊器材的古代,只能靠戰馬送信,信鴿無疑使一種·更加快捷的通訊工具。
親朋之間通訊可以透過信鴿來完成,前提是彼此所飼養的信鴿要送到對方的家中,等需要送信的時候再把信件捆綁在信鴿的腿上,然後放飛,信鴿會自動飛回老巢,這時候彼此就能夠看到自己的信鴿帶回來朋友的信件了。
信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隻外國鴿子獲得了英華人的這項殊榮,它叫喬伊,1943年10月18日,盟軍的空軍部隊準備對義大利的卡爾維利索爾塔村的德軍陣地發起戰術突襲。然而由於無線電通訊不暢,空軍單位並未瞭解到該村事實上已經被英國第169倫敦步兵旅所佔領了!萬分火急之下,喬伊的腿上被繫好了通知撤退的書面命令送出鴿舍。喬伊在20分鐘的時間內飛行了大約32公里,在轟炸機即將起飛前準時將情報送達,從而挽救了大約1000人的生命。
而這位英勇的“戰士”也在1946年6月3日獲得了英國軍方表彰的迪金勳章。1961年,18歲的喬伊在底特律去世。最終被製作為標本送進了美國陸軍電力通訊博物館中成為了永久的紀念。
回覆列表
鴿子有歸巢的天性,就是說鴿子在一個地方呆久了,認可那個地方就是它的家了,你再把它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他能很快找回家,擁有與生俱來的方向感,至於這個距離就看鴿子的好壞了,有的鴿子可能能從800離外找到回家的路,有的可能能從一千里外找到回家的路,也有可能有的鴿子500裡外都會走失方向,但有一點需要注意,鴿子只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比方說你在湖北養了一隻鴿子,把他帶到廣東去,它能從廣東飛回來,但是你讓它從湖北飛到廣東這個沒去過的地方,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