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蕭99

    核試驗一般分為幾種,地下,水下,大氣和高空,其中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是大氣層中的核爆試驗了。根據統計,到1998年至,全世界已經進行了2000餘次核試驗,其中大氣層實驗佔25%,也就是500次左右。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核爆試驗是會對地球環境產生影響的,而且影響最大的就是大氣核試驗。否則,今天也不會全面禁止核試驗。

    那麼究竟有多大影響呢?拋棄資料談影響就是耍流氓,所以,我們還是要根據一些統計資料來分析。雖然,資料可能會有出入,但也比沒有資料胡說八道更靠譜。

    這500餘次的空氣核爆試驗,其中屬於裂變反應的約217MT,聚變反應的約329MT,汙染較大的是裂變反應。這217MT的裂變試驗,沉澱到區域性地區的有27MT,進入對流層的有21MT,進入平流層的164MT,進入高層空間的有5MT,每MT當量裂變產生4x10^20Bq的活性物質。

    根據從1945年到1992年期間統計的世界範圍的集體有效劑量當量(單位10^6人Sv),排列如下:自然本底550,醫療照射130,核武器試驗30,職業性照射1.2,各類輻射事故0.6,核動力0.4。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估算以往大氣層核試驗對世界居民的人均總有效待積計量當量是3.7mSv,其中1962年(0.9mSv),1961年(0.9mSv)和1958年(0.4mSv)三個年份的核試驗所致的待積計量當量最高。

    從上面的數字看,這個數值並不高,因為自然本底輻射的年平均值就是2.4 mSv了。但是,我們應該看到這是一個大範圍的平均值,要知道自然界是具有稀釋和回覆能力的,這些活性物質在整個大氣圈中稀釋後自然是剩不了多少。

    因此,我們還要看另一個因素,那就是核爆試驗附近的環境和短時間內附近環境的影響。

    在美國本土的Nevada(NTS)試驗場共進行過100次大氣層試驗,裂變總當量為1.0MT,為此,進行了三項有關下風向居民健康的研究。白血病例對照研究,甲狀腺腫瘤佇列研究和全美由NTS所致的照射劑量研究。

    白血病的對照研究顯示,1952~1957年死亡的0~19歲組急性白血病發生率與骨髓劑量由顯著的量效關係。

    在全美範圍3100個縣級行政區域提取了142個做研究,發現在NTS試驗期間(1953~1957年),甲狀腺腫瘤的發生率也由顯著增加。

    在世界其他核武試驗場附近的統計研究也都表明,周邊居民在核武試驗的期間,各類腫瘤的發病率都有顯著增加。

    因此,核爆的影響,如果從長時間大範圍來看,影響很小。但是,在試驗場附近和短時間內,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選擇佳能相機的鏡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