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的讀音: tuò tà zhí
拓[tuò]
〈動〉
(1) 舉,托起
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列子·說符》。注:"拓,舉也。"
(2) 開闢;擴充套件
擴地寖廣,兵甲日盛。--《後漢書·張步傳》
(3) 把物推開
拓,手推物。--《集韻》
(4) 張開
至是,[張] 浦見士皆拓兩石弓有餘力,大駭。-- 吳廣成《西夏書事》
〈形〉
(1)開闊的 [spacious]。如:拓大(龐大)
(2)見"落拓"( luò tuò)
a、豪放;不受拘束。
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北史·楊素傳》
b、貧困失意。
生往,令適卒,落拓不得歸。--《聊齋志異·嬌娜》
拓[tà]動詞
在刻鑄有文字或影象的器物上,塗上墨,蒙上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顯出文字影象來 :~印。~本。~片。
(1) 拓印
在刻鑄有文字或影象的器物上蒙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塗上墨,顯出文字影象來
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隋書·經籍志》
(2) 以紙片依樣製作
新拓來的鞋樣子的鞋,剛剛上腳。--丁玲《母親》
(3) 貼
就是前日被瘟官打的棒瘡,在暗地獄裡討個爛膏藥拓了。--清· 張南莊《何典》
(4) 塗抹
極鬼便糾合幾個同道中,來到村裡,揀個僻靜所在,拓花了面孔,扎扮停當,…打進門去。--清· 張南莊《何典》
拓[zhí]
古同“摭”,拾取。
擴充套件資料: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手,石聲。拓的異體字為摭,從手,庶聲。"拓"字在小篆階段有或體"摭",區別在於聲符。後來分化為音義不同的兩個字。漢隸字形已與後世楷書相近,區別在於字型的筆勢。 "拓"還有一個異體字"ⷌ",從手,槖聲。
根據《說文》,"拓"讀zhí,意思是拾取。但這一音義在經典中一般用"摭"而不用"拓"。"拓"的常用義為開闢,擴充套件(上地等)。《漢書·揚雄傳》:"拓跡開統。"引申為張開,由此引申為表示開闊、宏大義。開拓要用手,所以引申為用手推,或用手託物。以上義項讀tuò。
"拓"有時表示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圖畫摹印在紙上,讀tà,原作"搨"。《隋書·經籍志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
“拓”的讀音: tuò tà zhí
拓[tuò]
〈動〉
(1) 舉,托起
孔子之勁,能拓國門之關。--《列子·說符》。注:"拓,舉也。"
(2) 開闢;擴充套件
擴地寖廣,兵甲日盛。--《後漢書·張步傳》
(3) 把物推開
拓,手推物。--《集韻》
(4) 張開
至是,[張] 浦見士皆拓兩石弓有餘力,大駭。-- 吳廣成《西夏書事》
〈形〉
(1)開闊的 [spacious]。如:拓大(龐大)
(2)見"落拓"( luò tuò)
a、豪放;不受拘束。
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北史·楊素傳》
b、貧困失意。
生往,令適卒,落拓不得歸。--《聊齋志異·嬌娜》
拓[tà]動詞
在刻鑄有文字或影象的器物上,塗上墨,蒙上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顯出文字影象來 :~印。~本。~片。
(1) 拓印
在刻鑄有文字或影象的器物上蒙一層紙,捶打後使凹凸分明,塗上墨,顯出文字影象來
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隋書·經籍志》
(2) 以紙片依樣製作
新拓來的鞋樣子的鞋,剛剛上腳。--丁玲《母親》
(3) 貼
就是前日被瘟官打的棒瘡,在暗地獄裡討個爛膏藥拓了。--清· 張南莊《何典》
(4) 塗抹
極鬼便糾合幾個同道中,來到村裡,揀個僻靜所在,拓花了面孔,扎扮停當,…打進門去。--清· 張南莊《何典》
拓[zhí]
古同“摭”,拾取。
擴充套件資料: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手,石聲。拓的異體字為摭,從手,庶聲。"拓"字在小篆階段有或體"摭",區別在於聲符。後來分化為音義不同的兩個字。漢隸字形已與後世楷書相近,區別在於字型的筆勢。 "拓"還有一個異體字"ⷌ",從手,槖聲。
根據《說文》,"拓"讀zhí,意思是拾取。但這一音義在經典中一般用"摭"而不用"拓"。"拓"的常用義為開闢,擴充套件(上地等)。《漢書·揚雄傳》:"拓跡開統。"引申為張開,由此引申為表示開闊、宏大義。開拓要用手,所以引申為用手推,或用手託物。以上義項讀tuò。
"拓"有時表示把石碑或器物上的文字或圖畫摹印在紙上,讀tà,原作"搨"。《隋書·經籍志一》:"其相承傳拓之本,猶在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