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ming7076
-
2 # 設計群網
可以這麼說,學生時代,階段性的優秀不優秀,其實不重要。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看到很多讀書時候不那麼優秀的學生,他最後都有可能成為優秀的建築師。
我的導師退休的時候跟我說,他教了一輩子,發現一個現象沒搞清楚,那就是太多學生時代優秀的學生,後來成為建築師的時候卻不行,很多人學生時代不怎麼樣,最後卻變得特別的好。他說,這不是偶然的現象,是建築設計行業裡的一個普遍的現象。
說實在的,我自己也很困惑。最早去日本學習的時候,經常熬夜,經常做不出設計,不懂怎麼設計,有時候就偷偷摸摸的抄一個東西,生怕老師知道,這就是不知道如何做設計的心態。在初級階段的時候看著別人做得那麼快,那麼好,著急的不行。我經過觀察瞭解,都有這些現象。
其實建築學這個設計,它不是在學校裡學習的,不只是老師教你的那些東西。老師教你的,就是怎麼把圖表達清楚,最基本的那些基礎內容,空間,佈局,功能等等這些。真正的創造,真正的學習來自於社會,來源於社會,對社會生活進行觀察體驗理解,這特別重要。
學完這個專業,你會知道,建築師就像一個畫家。很多畫家,只從畫上去學,他是學不到的,也很難畫出來。學古人的畫,花了很長時間卻還是跟古人一樣,就沒有價值了,長得像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自己的風格,肯定是不行的。開始要抄但不能總抄,最重要是創造。創造來源於生活,最根本的基礎來源於對生活的理解。就像畫家要走進大自然裡邊去,畫山畫水走山走水,這個走,就是體驗生活。和農民同吃同住,你才能體驗生活,你才能去找到這個感覺,才能表達出來。學習前人古人,只是為了找方法而已。
至於基礎素描速寫這些,你畫得再像也無法超越現代資訊科技,但是具有畫的基礎很重要,畫就是一種描述的能力。你只要能把大概的概念,你所思所想用圖形簡單的描述出來,自己能明白就行,後期的成果效果圖公司會幫你畫得非常好。
現在計算機技術軟體很發達,你們需要的是把這個想出來,形成構思,然後指揮別人畫,告訴他們畫的對還是不對,有人幫你去做。你會發現,很多老建築師,他根本不用軟體,甚至畫得很草的草圖,這個設計就做完了,當然你在打基礎的時候,還是要做大量的繪圖工作,這是基礎,透過繪圖這種基礎去理解建築,理解圖紙表達的意義,這種訓練中有很多內容需要去學的。
至於說怎麼要有自己的風格,其實早期的設計是不需要風格的,要風格是不對的,風格是自己形成的,不是故意為之。打好了基礎,它就會自然的長出來,那就是自己的風格,所以說基礎很重要,不要去刻意為之,說刻意去使勁形成一種風格,這不是一個好的方向。
很多著名建築師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跟設計理念,這些是怎麼產生的?作為初學者,應該怎樣學習建築設計,才能形成自己的風格,而不是成為設計機器?
回覆列表
初學者就談風格?那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幻想,那是幾十年辛勤工作的積累!你想一舉成名?“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別想投機取巧,踏踏實實的做好你當前的工作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