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74056550451

    獅城,新加坡,全稱為新加坡共和國(英語: Republic of Singapore),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 新加坡的象徵標誌是魚尾獅,所以新加坡又被人稱為“獅城”。 新加坡早期的歷史記載並不多,使用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公元3世紀,中國將新加坡叫作“蒲羅中”,即“半島末端的島嶼”。史料記載,1320年,元朝派人到一個叫“龍牙門”的地方尋找大象。“龍牙門”或許就是今天的岌巴港。1330年,一個名叫汪大淵的華人首次來到此地,將其命名為Pancur(泉水),當時已經有華人居住。最早把新加坡叫做“淡馬錫”(海城)的,是1365年的《爪哇史頌》。類似的名字還出現在同一時期的一份越南文獻上。一直到14世紀末,梵文名字Singapure(意為“獅城”)才首次出現。 新加坡的名字來源於梵文"信訶補羅",並有著美麗的傳說。新加坡古稱淡馬錫(爪哇語"海市"之意),公元8世紀建國,歸屬印尼室利佛逝王朝。相傳11世紀時,室利佛逝王國的王子與謬內島的公主結為百年之好,在謬內島住了下來。一天,王子攜公主外出打獵,乘船時遇大風浪,在即將翻船時,王子把王冠丟到海里,風浪頓時平靜下來。他們便把船劃到馬錫海邊。在附近樹林裡打獵時,他們忽然發現一隻頭黑胸白、身體紅色、行動敏捷的怪獸,隨從告訴王子這是一隻獅子,王子聽了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一個吉祥的地方,便決定留下來。因登岸時首見獅子,後來他就把淡馬錫改名為新加坡拉。在馬來語中,“新加”是獅子,“坡拉”是城的意思。 這便是新加坡和獅子城名稱的來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交通銀行校園招聘每年的筆試題目會重複知識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