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鵜鶘心理
-
2 # 保健時報
分離焦慮是什麼?
每到開學之際,總有些寶寶不願意離開父母去幼兒園,家長把孩子送幼兒園後一天也無精打采、無心工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心理危機干預與壓力管理中心西英俊主任分析說,這是典型的“分離焦慮”。這是一種由分離帶來的焦慮情緒,伴隨著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反應。親密關係的驟然分離,往往會帶來“分離焦慮”,只是程度不一。
不必擔心,這其實是孩子在表達對家長的依戀,同時,也是他社會化的必經階段。克服“分離焦慮”的過程,對父母和孩子都是難得的成長體驗。想幫孩子減少焦慮,家長不妨試試下面幾件事。
讓孩子帶上他心愛的東西“我家孩子有段時間特喜歡一塊破木頭,給什麼玩具都不換。”西主任說,這種被孩子特別鍾愛的物品在心理學上叫“過渡性客體”,這個物品能夠給孩子營造一種熟悉感和安全感。這就要求家長用心觀察,看寶寶平時特別鍾情哪件物品。
遵守承諾,每天按時接送孩子一旦說了要去接孩子,就一定要遵守。這樣在你不在的一天裡,孩子就會因有所期待而不那麼焦慮。當自己無法按時接送時,要提前告知老師,並安排其他人來接。在你對孩子做出承諾並嚴格遵守的過程中,你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感就逐漸建立起來了。
多給孩子植入幼兒園的正面資訊在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家長要多帶他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並告訴他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可以跟他一起玩;孩子從幼兒園回來,父母可以問問他在幼兒園都做了什麼。當孩子表示在幼兒園學會新東西時,要讓他展示。慢慢地,他會覺得去幼兒園是一件很有收穫的事情。這個展示成果的過程還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多與老師溝通老師是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社會、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的重要客體。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實際上是在搭建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多與老師溝通不僅可以瞭解孩子的情況,還可以讓老師對孩子有更多積極的關注。
所謂分離焦慮即嬰幼兒於與某個人(通常是父母等)產生親密的情感結系後,又要與之分離時,產生的傷心、痛苦,以表示拒絕分離。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型別,多發病於學齡前期。而百度百科中將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特殊的表現:
反抗期——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
那麼如何來處理孩子分離焦慮呢?
第一我們需要先從孩子的情緒穩定處理入手,對孩子產生的焦慮和恐懼要以接納孩子的情緒的方式安撫,包括家長的情緒流露甚至是眼神的交流。較好的做法就是提前告知,將要分離的原因和分離多久等情況一一告知孩子,讓孩子對分離(事件)有一個預判。孩子的分離焦慮源自與對事件發展的未知和對親密關係人的依賴,提前為孩子移除焦慮和恐懼的源頭為其建立安全感
第二,分離焦慮源自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因此為孩子建立安全感要從多個維度介入。家長即將分離前先帶領孩子熟悉將分離的環境。比如在孩子入幼兒園前帶領孩子到幼兒園內參觀熟悉環境。在分離時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語言和陪伴,以及正能量的灌輸與支援
分離時孩子對家長的情緒感知尤其敏感,家長也要做好分離時的情緒儲備。一旦孩子覺察到家長同樣也有分離焦慮情緒時,孩子則會出現更多的焦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