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杏林無用

    現在基層醫生建的檔案,高血壓,糖尿病檔案居民自己都查不到,鄉村醫生天天還得到醫院去錄電腦。資訊化的路怎麼走。

  • 2 # 靜林110637331

    尊敬的援外老兵,實際上我已生病1月,目前已洗漱完上床了。我還是躺著與你交流。也不是大病,兒子5.1飛雙流機埸,租了個SUV就叫我倆口去上車,事先說過去康定,並沒想到那麼嚴酷。沿318國道翻雪山,我用單反拍下雄偉壯觀 的雪山,險峻的318國道,騎腳踏車翻雪山的勇士,收穫多多,體驗好極了。我心裡直感謝兒子送的5.1禮物,暗暗贊他在歐美紐西蘭工作期間,煉就的開車規範和技術。但是,翻4298米折多山頂時,我發生了較嚴重的高原反應。帶有氧,先末吸,後補吸效果不好,下到3200米才緩過來。回成都,一直咳嗽咯痰,頭昏無力,治療至今,好多了。故,我的回覆可能會令你搖頭。對不起了,老兵!

    首先 ,我並不知道有90萬家基層衛生機構。是四川,成都,還是全國?9O萬家機構共有多少醫務人員,其中醫,護各是多少,他們平均每人服務多少市民?這個資料是有的,我忘了。有某個社群,我大致印象是每一醫生簽約市民數字不確定,有多有少,有找不著人籤和隨訪的的情況。為什麼呢,我曾聽到過簽約醫生有報怨。但這是多年前的情況了。現在簽約和隨訪的情況如何,我不瞭解。如果社群居民簽約積極,資訊很快就收集齊了,整個社群居民的健康狀況,錄入系統,第一步就基本完成。第二步,分病種,分家庭住址。就近住址,相同病種分為一個單元。第三步,視該單元病人數多少,再分組。多少病人為一組呢,由醫生勝任工作的能力,病人的滿意的時間來決定。比如有醫生半天看100個號,每號幾分鐘,病人極不滿意。基層上門服務不能這樣。必須考慮病人的滿意時間值。由系統完成,每一組每一病人享有多少時間。再調整醫生與病人的比例,某個單元,安排1位或幾位醫生上門服務。第四步,安排護理服務某單元,為病人取藥送藥,結賬。這個系統,我看見網上報道,馬雲老師有。第五步,需要考慮病人的信任醫生 ,定員分組。門診病人一般喜歡點醫生,尊重他們的選擇,否則這事他們不支援。患者方面,這樣就落實了。以上安排給患者公佈,聽他們意見,再調整方案。只要他們認可簽約,這事就弄得成。

    這些僅是醫方的想法,患方卻要首先考慮,這位醫生醫得到我的病不?醫方要取得患方的信任,專業水平第一,態度在其次。所以,培養患方信任的基層醫生非常重要。社群醫生是全科,我的意見,適當分專科,取得專科病人的信任。

    從資訊化方面說這事,我不專業。可不可以給醫生配個平板電腦,或其他什麼通訊裝置?病人資訊全在上面,處理意見,開方等都在上面,邊看病,資訊就傳回社群衛生院,各科室收到後,及時處理,護士拿了就送到患者家。這樣,患者不滿意都難了。沒多考慮就草寫了,請原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先讓貓咪繁殖還是直接做絕育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