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140979666有緣

    不是單獨三十而立,而應該還有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為證》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業,而是在對社會和自己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自覺或相對解覺的意識,一種自我人格獨立的意識,人的“立”意識是普遍的精神現象,具有自覺性,獨立性,階段性,過程性,內在和外在統一性的等特徵。很多人理解三十歲成家立業,

    擁有自己的家庭。我們不能片面性的從文字解圖,而是深入瞭解這些話的意義,並把他應用起來。

    1:三十而立,是說三十以前在階段學習而充實自己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為人處事,對待生活的態度和原則。

    2: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個階段,四十不惑說自己的原則在經歷許多人和事後,對自己原則不惑,而不是對什麼都不凝惑。

    3:五十知天命,而不是所謂的宿命論,而是明白所謂的命運,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與別人無絲毫關係,因此人在這時候應不怨天,也不尤人,一切由命數而定。

    4:六十而耳順,是說這個年齡,能明白是非,因果善惡,好的壞的一切人和事,自己能正確的辨別。

    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到了七十歲的時候,你在為人處事各方面成熟,做事的時候就不會犯錯,而不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人生每個階段不以時間而定論,而是看你能力而論,如果你三十而立,沒有完成的時候,即使你到了四十,也沒有辦法做到不惑,更不要說知天命了。如果你沒有走入正確的軌道,後續很困難達到目標。

    古語道:少壯不努力,老了獨傷悲,人在少年應立志,有人立凡志,而有人立聖志,而總來說你少壯要立志,不能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有道是有志不在年大小,無志枉活百歲,如果你在少壯時沒立志,還在迷茫,有可能這一輩子就這樣迷下去。對你的人生儘早規劃,立鐵志,以鐵人王進喜的精神去實踐,爭取不惑而知天命,當你的人生而知天命而終,你的人生就是最圓最滿的解析!

  • 2 # 隱士夢言

    要說古代,對於男子來說,十六七歲即普遍成家,二十弱冠就算成年人,是一家之主了,無論是讀書還是務農經商,都應該已經是家裡收入的頂樑柱了,因為家中女子沒有生計,所以要求男性必須儘早自立,而在各項工作中,到達三十歲左右的年紀,就應該有一定成績了,是能夠把自己和家庭立住的一個年齡節點……

    而現如今看來,這個理解並不適用了,現如今的年輕人,上學就要上到二十四五歲,之後求職、戀愛、結婚、成家……一大堆的事情似乎都要求你在25-30之間的這5年時間裡完成,且隨著社會上的崗位越來越多,想讓年輕人在30歲之前就達到一定的工作成就,這個要求其實是很過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臨近30的已婚男士,負債中,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