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32995111951

    首先我認為這個問題有毛病,嚴重懷疑是二手車平臺/車商的洗腦問題。明確一個問題,買車是幹什麼的?毋庸置疑買車是用的,是開的。這個問題卻把人帶溝裡了,幾年賣車划算?偷換了概念,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買車是用來賣的。汽車作為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是僅次於房子的最大的家當,對於首次購車的家庭來說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畢竟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富起來也就是這十多年的事,十年前的普通家庭有幾個能想到可以買一輛家用車。所以對於車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有賴於現代工業水平的提升,汽車作為一種耐用消費品在購車後的起初幾年中如果不出大的碰撞事故,不做激烈駕駛,幾乎可以做到無故障行駛。然而這畢竟是一種工業產品,而且是一種極為複雜精密的產品,隨著時間推移,無可避免的會產生故障。在這種狀態下,如果對於汽車瞭解較少就會產生誤解,認為車的狀態不行了,需要換車了,再加上車商的推波助瀾。新車經銷商必然希望車主換車換的越勤越好,不然怎麼賺錢?二手車商也是如此,不然怎麼有車源?所以主機廠每年都會更新車款,過幾年還會來個大改款。各種先進的配置,讓人眼花繚亂。說到底無非是想讓客戶套銀子而已。如果說新車主機廠經銷商欲拒還迎的誘惑你掏銀子。某些二手車商就是赤裸裸的壞了。採取恐嚇的方式告訴你,車時間長了,賣不上價,賣不掉,故障多,不安全。所以儘早賣了吧。不過這句話他沒說完,後面還有半句,“不然我怎麼賺錢”。實際上對於普通家庭換車需求來說,無非兩種情況但:一是對車本身不滿意。比如幾年前買了一輛車,可能買的時候資金不富裕,湊合先買一輛小車開。現在有錢了,買個大的。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比如五年前年入十萬,現在年入百萬)儘早換,這算是剛需。早點換舊車能多換點錢。還有一種就是對車本身沒有什麼不能忍的地方,無非車舊了,不好看,有點小毛病,面子上過不去。像賣了舊車加點錢換輛車。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確實經濟上寬裕,換就換了,花點錢買個面子,自己也高興。但是我著重要說的是另一種情況(敲黑板)。假設一個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在十萬元左右,年支出六到八萬元,三到四年的積蓄買一輛十萬元的汽車。現在車買來了,辦齊手續落地能跑,大約要十一萬。以後每年的用車成本一萬元。車子跑了五年,最少折價一半以上,殘值我們按五萬來算。現在把車賣了,加錢買個新車,我們還按買十萬元的車算。你需要用兩到三年的積蓄加上賣車的錢才可以重新購買一輛新車。然而這一過程中你獲得了什麼,除了剛開始的新鮮感和虛榮心。並沒有獲得任何與舊車有任何實質上的差異。相當於用二到三年的積蓄買了個爽。這個代價是不是有點大。可能有人問為什麼十萬元需要三到四年,五萬元卻需要二到三年。因為支出加入了用車的成本。最後說結論:決定換車的不是車齡,而是你的收入情況是否得到有效改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不要輕易換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糜”的拼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