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雲長10086

    古代的城牆是土石工程,而且城牆分好多種,長城用的是條石,百度上說最輕的要2噸,建造上要很大難度,小城池用的就是土夯實了,加固就行,都城用的就要好很多了,用土用石頭,加糯米汁。記得就這麼多,有補充的別人再補充吧

  • 2 # 良人執戟2

    簡單的講述一下:

    城牆的演變過程為:

    1.木城牆。2.土城牆。3.石(磚)城牆。

    舉例: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城牆的蒼桑過程:

    1.秦惠王更元十四年(前312)派張儀(?)築臨卭城,周圍6裡,高五(《據華陽國志》)。只能是"上屋下倉,置觀樓射闌"的木城,就有點類似福建的"土樓"。

    2.眀成化十七年(1481)邛縣縣官姚鎧在冬季農閒時,發動民工,修築土城牆,長約1700餘丈,高1丈餘,土城牆下厚上薄,用堅木作柱,上搭"蜈蚣架子",編竹笆蓋上瓦。開四個城門洞,下圍以石,上覆以樓,城門用鐵皮包裡。這就是土城牆。

    3.明正德15年(1520),卭縣升級為直隸州。州官高廷詔把卭州城牆改為石城牆(個人認為當時攻擊武器已經有紅衣大炮,土城牆已經過時。)

    城牆高二丈,加厚6尺,周圍1423丈,約為十里。雉堞(城垛)3700口,開四門,每門修樓一座計三間。

    城牆由於戰爭的原因,歷經修繕,趨於完整,至1959年折除,已經2200年,與成都市的城牆歷史基本一致。

  • 3 # 關東俠客

    中華民族有著優久的歷史,五千多年前的良渚人就已經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古城,跨進文明的門檻。但是,除了陝西石卯古城之外,中華大地上的古代城池基本上是土築的,直到明朝的時候,才出現磚,石包邊的城池。

    一般歐洲和西亞一些國家,古代的城池是用石頭築成的,好處是美觀,儲存長久。火器出現後,石城不如土城堅固。我們的祖先不善長切割大型石料,或者中原地區缺少建造城池的石頭吧,大部分城池是夯土築城。這種方式簡單快捷,就地取材,建造速度非常快。傳說是版築技術的鼻祖。

    古代築城法同蓋房子大同小異,只不過規模特別宏大。古代城牆周長有幾十裡,下基寬十多米,上層七八米,高十多米。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用土量驚人。古人建城時用人體傳送帶方式運土,秦始皇陵墓就是這麼做的。把人排成無數個橢圓形圈子,人不動,只傳裝土的筐。城門一般是Xⅰαn形,或直圓木鋪頂覆上土。

    到了明朝,國家強大了,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都非常豐富。土城外邊包上青磚或條石。明代的長城和留下的城池都用這種方式。城牆頂寬七八米,並排能走幾匹馬或車,有馬道上下。運送物資非常方便,修城用的青磚和石料,可以非常方便的運輸。一般一座城池需三四年時間,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修建。這是農耕民族抵禦外敵入侵的有效方法,如今,只有少數幾個地方還保留有古代城牆,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名片,地標性建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六個月手指劃傷怎麼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