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田田大百科

    1、繁殖太難

    熊貓平時孤居,只有到了到了繁殖季節才會出門尋找配偶,雌雄互相吸引,熊貓會在各地留下自己的味,吸引異性熊貓的到來,在稠密的竹林裡,開始進行各種求愛活動。雌性大熊貓每年發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暫的2-3天,如果在這幾天裡沒有找到配偶,就很難在這一期的繁殖期裡產下後代。

    2、成活率低

    小熊貓在出生時發育相當的不成熟,體重僅僅是它母親體重的0.1%最輕的為51克,最重的為225克。照顧孩子對於雌性大熊貓來說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通常歷時18個月,有時甚至長達兩年,直到她的下一個孩子出生。

    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雙胞胎,為了保證存活率,大熊貓媽媽通常會忽視或拒絕較弱的一個,讓它自生自滅。由於熊貓生殖能力和育幼行為兩方面的高度特化,使熊貓的種群增長十分緩慢。

    3、吸收力低

    大熊貓以竹類為主要食物,而大熊貓對竹類的消化利用率較低,食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短,因而採取大量進食、快速排出的方式,來獲得足夠能量以滿足其需求。由此,使大熊貓的能量攝入受到極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動都必須考慮到儘量多地攝入能量,儘量少地消耗能量。

    4、棲息地的變少

    大熊貓的分佈區已經相當狹小,實際上它的分佈地點僅限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甘肅、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彼此分割的6個分佈區域,棲息地實際面積不足總面積的20%,棲息地的縮小和分割,人為的干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佈的主要因素,支離破碎的棲息地和孤立分佈的生存狀態對於大熊貓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災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5、捕獵

    買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大熊貓的發現在西方世界引起轟動,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險家、遊獵家和博物館標本採集者來到大熊貓產區,試圖揭開大熊貓之迷並獵獲這種珍奇的動物。大熊貓不僅珍稀,而且可愛,一時間成為了全世界的動物明星。

    各西方大國競相到中國捕捉大熊貓,從中國獵人手中收購的就更多了。一時間不少西方國家的博物館裡都有了大熊貓的標本。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政府開始限制外華人的捕獵活動,並且之後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和擴大保護區對熊貓的保護有重要的作用。

    資料擴充套件:

    1、由於人類的盲目活動,使其生境遭到破壞,導致其棲息地面積縮減;2、由於生境的破壞,其唯一的食物竹子被大面積破壞,而竹子本身也發生大面積開花現象,所以,食物的減少也是其原因之一;3、熊貓的食物來源單一,只吃竹子,一旦竹子遭到破壞,其生存就會受到影響;4、熊貓本身的繁殖能力降低,其生殖系統受到某些細菌的感染,雌性的產卵率降低,雄性的交配慾望降低,這也是導致熊貓即將滅絕的一大原因;5、熊貓寶寶的存活率較低;6、熊貓對居住地的依賴性較強,對環境變遷的適應性較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歲孩子不長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