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劉備在奠定蜀漢基礎攻打益州時,軍師龐統給了劉備三條計策,上策,於接待酒宴中直接拿下劉璋,趁其不備攻下益州;中策,激起劉璋反目,邊收買人心邊沿路攻向成都;下策,先退兵回去,以後慢慢想辦法。劉備採納的是中策,最終成功拿下益州。若是劉備當時採用上策,會是怎樣的結果呢?《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龐統給劉備出的上計:陰選精兵,晝夜兼道,徑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龐統的上計是否真的可行呢?此計的關鍵之處就在於“素無預備”,劉璋既然敢請劉備帶兵進入益州,當然還是很信任劉備的,而且劉璋才能並不出眾,如果劉備暗地裡用精兵強將突然一路奔襲成都,在劉璋還沒有反應過來時,確實是有極大把握拿下成都的。這就像剛剛還是好兄弟的人,突然從後背捅了自己一刀,這的確不好防備,小魚兒覺得劉備完全有條件做這個背後捅刀子的人。但是這麼做就算拿下成都,真的就很好嗎?當然不好,雖然暫時控制住了益州的政治中心——成都,但是成都也就那麼大點地方,益州沃野千里,版圖極大,是三國時期最大的三個州之一。這麼大的版圖,當然也會有很多地方勢力,劉備用這種方式奪取益州政權,這些地方勢力肯定會有很多不服,那麼劉備接下來將會用大量的兵力去平叛。可是這樣就算劉備能夠把益州穩定下來,代價也會是極大的。本來三國時期人口就少,國家人口多了,國力雄厚了,才能談軍事強大,才能抵禦外敵。要是資源和人口都打完了,那不是等著曹操和孫權來攻自己嗎?除此之外還會有更大的問題,劉備向來是以“仁義”聞名天下,“仁義”已經成了劉備的品牌。這就像公司越大,品牌效應就越明顯,一旦出現有損品牌的事件,對大公司而言損失會是巨大的,處理不好甚至可能讓這個公司從此萎靡不振。同理,劉備奪取益州後勢力更大了,他的名聲會傳得更遠,一旦不好的名聲傳出去,劉備的蜀國還怎麼吸引人才,還怎麼受人民的擁護,劉備的興復漢室的大志還怎麼實現?《三國志·龐統傳》記載,劉備對龐統上計的看法是:“初入他國,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看來這些個問題劉備已經想到了。如果劉備原本就是一個只顧打地盤的梟雄,實力雄厚,拿下成都後憑強大的實力把其他人打服,那麼龐統的上計也就是劉備的上計,因為來得快啊。但事實上,劉備的優勢並不在於實力雄厚,實力正是他的軟肋,他的優勢是他在世人面前塑造得“仁義”形象,劉璋願意請劉備來益州幫忙,後來很多益州的原班老將願意投降劉備,都是因為他們認為劉備仁義,因此龐統的中計對劉備來說才是上計。先收取人心,再攻成都就能減少很多損失,這才是劉備願意看到的。總之,龐統的多條路交給劉備選擇,劉備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來決定,若是選擇上策也能成功,但是今後平叛需要強大的軍事力量,劉備消耗不起,能打下守住卻難,短時間是上策,長遠對劉備來說並不是。

    每天一段有深度的三國曆史,謝謝大家關注、點贊、評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夢見爸媽被自己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