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理性科普者
-
2 # 有趣的生活瞬間
最近幾天我都在觀察,無論走到哪裡,大孩子喜歡玩遊戲,小孩子喜歡看動畫片。
在他們心中,好像過年就是玩遊戲時間,因此大人的引導很重要。
我計劃買一定的紅紙過來,讓他們寫春聯,既能減少他們玩遊戲的的時間,又能讓他們學習寫毛筆字,還能彰顯年味。
另外,教他們自制紅燈籠,既能學會一種技術,又能增加他們的興趣,還能讓他們有成功的喜悅感。
還有,讓大孩子組織一場猜謎語活動,內容要涉及過年相關的內容,設定一定的獎勵和獎品。這樣既能讓他們即興發揮,又能鞏固、運用和學習相關知識,又能感受過年的氣氛。
另外,帶領孩子一起澆蠟燭。自己家裡有竹子,買一些石蠟和紙,教他們蠟燭的製作。
最後,讓他們展開想想,一起學習和設計年夜飯的製作,感受做年夜飯的辛苦與快樂。
……
總的來說,要儘量引導孩子做好學校寒假作業的同時,學習和傳承過年的傳統文化,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過一個快樂,祥和,喜慶,幸福的新年!
-
3 # 家有小兒成長記
先來說說作為80後我自己記憶中的年味。
雖說是“二十八,掃邋遢”但每年年前幾天媽媽就開始洗床單被套、窗簾、擦窗戶,洗鞋子、掃房子,務必裡裡外外把家裡清理一遍。每當媽媽開始大掃除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要過年了。奶奶會熬一鍋漿糊,以備貼春聯。那時候已經有印刷成品春聯了,也有專門給別人寫春聯的地方。但家裡呢,是爸爸自己寫。特別喜歡的事就是家裡有一本對聯集,老爸會讓我來翻找挑選對聯佳句。一年一年特別認真地去篩句選對。首先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常用的比如“富貴、財喜、神州、開泰、民富、國昌、鬧春”等等比較普遍性用詞會特意避開,去挑符合春節氣氛的寓意吉祥又別有意境的。對“爆竹聲裡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等等出脫於古詩詞的清麗聯句比較青睞。打小的“文藝範”就是在這個時候種下的吧挑好後,念給老爸,看著他執筆落墨在紅彤彤的對聯紙上寫就春聯。那時那刻那種過年的儀式感比過年拿到紅紙包的壓歲錢、穿新衣服鞋子、放煙花、吃年夜飯、煮初一的元寶蛋…等等這些記憶都強烈而且神聖期待的多。所以培養孩子的年味,其實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參與其中,讓他去幫忙做大掃除、讓他列出春節採買清單幫忙採購年貨、讓他去挑對聯貼窗花、協助他在除夕團圓飯裡做一道特色保留菜、讓他去給爺爺奶奶長輩弟弟妹妹準備紅包等等等等。這種參與感才會讓過年的每一件常規小事變成刻進骨髓的年味!
回覆列表
孩子是天真浪漫的,滿足其童心,讓他們生活在"童話世界"中,讓他們"自由運動",就是最好的過年方式。
吃,給他們喜歡的東西,讓他們吃好。
玩,滿足他們好奇的心裡,讓他們玩好。
樂,營造過年的氛圍,使他們心情舒暢。
閒,解除平時的壓力,使他們獲得"自由"。
獎,小小的紅包,小小的禮品,是最好的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