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不用多,適量就好。
網上流傳的說法“一天要喝8杯水”,是根據人一天身體的排水量算出的大致數值。
一般人在沒有大量出汗的情況下,人體水份的排出量大約在2500ml(主要是尿液、糞便及汗腺分泌),那麼我們補充的量只要達到這個數值就可以了。
而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多食物本身是含有很多水份的。比如水果、蔬菜,即使是肉類和穀物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我們在進食的時候就已經在補充水份了。所以實際直飲水的量要遠低於2000ml這個數值。大約1000ml~1500ml已經足夠。最多一天也不能超過3000ml。
而過量喝水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說多喝水有好處的,不外乎以下幾個觀點:
1.多喝水能清腸道,通便秘,所以達到了排毒養顏的功效。
事實上清腸排毒更是無從說起。大概有這種說法的原因是以為水能沖走腸道里的垃圾和便秘,達到通腸潤腸的效果,進而排毒養顏。
事實上腸道通暢是喝水無法做到的。
第一、人體水份的排出主要是透過腎臟到膀胱,由尿液的形式排出。雖然糞便也會排出部分水份,但這並不是主要的。
第二、腸道內的垃圾和便秘也不是水能衝的乾淨的。這就好比地板細縫中的頑固汙漬,只用水衝能衝得乾淨嗎?
腸道是彎曲有褶皺的,水經過是無法帶走腸道中的垃圾和便秘,保持腸道通暢的方法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因為蔬菜裡的膳食纖維很難被胃液消化,進入腸道後能吸附和帶走腸道里的垃圾和糞便。
2.多喝水能促進細胞活性,使面板保持緊緻有水份。
這也是個沒有依據的說法。
水份在人體內大部分會透過消化道在胃腸吸收進靜脈,然後又會透過胃腸靜脈流到肝臟中,接著經過肝靜脈依次流入下腔靜脈、左心房、左心室、肺動脈,經過肺迴圈後由靜脈流入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胸主動脈,接下來流到腹主動脈後垂直分出兩支腎動脈流入腎臟,然後就是腎臟運化成尿液到膀胱了。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水在人體內是維持新陳代謝作用的,和空氣差不多。這個和面板的補水完全是兩碼事。
而喝的太多反而會加重腎臟負擔,久而久之甚至會腎虛。
3.多喝水減肥
這個也是第1種論調的延續,就是說腸道通了,能減肥。
但是從中醫上說,人喝水過多,水在腎臟內無法全部氣化時,就會留在體內成為廢水,長期如此會加重形成水溼邪氣。水溼阻滯經絡就會引起全身的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肥胖。嚴重的更會出現全身水腫,心慌,氣短等症狀。
喝多少水合適呢?
其實很簡單,你覺得渴了就喝水,喝到不覺得渴就可以了。
人體有自我的感知。當我們感覺口渴的時候,就是身體缺乏水份而向我們發出的提醒,聽從身體,瞭解身體,順應需求就可以了。
喝水不用多,適量就好。
網上流傳的說法“一天要喝8杯水”,是根據人一天身體的排水量算出的大致數值。
一般人在沒有大量出汗的情況下,人體水份的排出量大約在2500ml(主要是尿液、糞便及汗腺分泌),那麼我們補充的量只要達到這個數值就可以了。
而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很多食物本身是含有很多水份的。比如水果、蔬菜,即使是肉類和穀物也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我們在進食的時候就已經在補充水份了。所以實際直飲水的量要遠低於2000ml這個數值。大約1000ml~1500ml已經足夠。最多一天也不能超過3000ml。
而過量喝水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說多喝水有好處的,不外乎以下幾個觀點:
1.多喝水能清腸道,通便秘,所以達到了排毒養顏的功效。
事實上清腸排毒更是無從說起。大概有這種說法的原因是以為水能沖走腸道里的垃圾和便秘,達到通腸潤腸的效果,進而排毒養顏。
事實上腸道通暢是喝水無法做到的。
第一、人體水份的排出主要是透過腎臟到膀胱,由尿液的形式排出。雖然糞便也會排出部分水份,但這並不是主要的。
第二、腸道內的垃圾和便秘也不是水能衝的乾淨的。這就好比地板細縫中的頑固汙漬,只用水衝能衝得乾淨嗎?
腸道是彎曲有褶皺的,水經過是無法帶走腸道中的垃圾和便秘,保持腸道通暢的方法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因為蔬菜裡的膳食纖維很難被胃液消化,進入腸道後能吸附和帶走腸道里的垃圾和糞便。
2.多喝水能促進細胞活性,使面板保持緊緻有水份。
這也是個沒有依據的說法。
水份在人體內大部分會透過消化道在胃腸吸收進靜脈,然後又會透過胃腸靜脈流到肝臟中,接著經過肝靜脈依次流入下腔靜脈、左心房、左心室、肺動脈,經過肺迴圈後由靜脈流入右心房、右心室、主動脈、胸主動脈,接下來流到腹主動脈後垂直分出兩支腎動脈流入腎臟,然後就是腎臟運化成尿液到膀胱了。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水在人體內是維持新陳代謝作用的,和空氣差不多。這個和面板的補水完全是兩碼事。
而喝的太多反而會加重腎臟負擔,久而久之甚至會腎虛。
3.多喝水減肥
這個也是第1種論調的延續,就是說腸道通了,能減肥。
但是從中醫上說,人喝水過多,水在腎臟內無法全部氣化時,就會留在體內成為廢水,長期如此會加重形成水溼邪氣。水溼阻滯經絡就會引起全身的代謝障礙,從而引起肥胖。嚴重的更會出現全身水腫,心慌,氣短等症狀。
喝多少水合適呢?
其實很簡單,你覺得渴了就喝水,喝到不覺得渴就可以了。
人體有自我的感知。當我們感覺口渴的時候,就是身體缺乏水份而向我們發出的提醒,聽從身體,瞭解身體,順應需求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