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先生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水鏡先生是他的道號。其人祖籍穎川,早先隱居南漳,極富才識,交友頗廣,與當時的名士龐統、諸葛亮、徐庶等人盡皆交好。劉備曾經形容他“松形鶴背,器宇不凡”,以之為“真隱居賢士也”。諸葛亮之所以能走出茅廬,被推薦與劉備,就是歸於此人之力。《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八回就曾濃墨敘述其善舉孔明之行止 劉備第一次尋訪孔明,是在司馬氏向劉備薦舉孔明後的第二天,那麼孔明不在,也還勉強說得過去。這一次,劉備是從田間農夫所唱之歌中得到資訊的。那歌詞是:“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這首歌含著隱居的意思,有趣的是,孔明自稱“高眠臥不足”,卻叫農夫在田間傳唱,又偏偏唱給劉備聽到了。 劉備三人回到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於是,劉備再訪孔明。劉備第一次訪孔明不遇時,就“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又有探子探聽到孔明已回,誰知卻又撲了個空。想來那童子在孔明回來後不會不告訴關於劉備第一次來訪的事,想來劉備的探子也不會窩囊到連孔明在不在家也探聽不清楚,然而奇怪的是孔明卻又出遊去了。劉備這次也得到了一些資訊,就是石廣元、孟公威二人對唱之歌,歌詞甚長,不再引述,俱是“政治歌曲”。而在孔明之宅,諸葛均“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明確唱出“以待天時”之意。 第二次尋訪時,劉備特向孔明留書一封。然而由“隆冬”到“新春”,孔明見書後還是遲遲不來,於是就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這次劉備學“乖”了,他把前二次的“不遇”看成是運氣不好,所以特“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俗話說,事不過三,也許是“沐浴齋戒”的原故,這次終於見到孔明瞭。不過,見面也甚費周折,也很有趣:離草廬不到半里的地方遇上諸葛均,諸葛均卻不引見,“飄然而去”。到了家裡,巧的是孔明正在睡覺。那童子聽了劉備“且休通報”的話,就竟然也不通報,任由劉備在階下、關張二人在院首站著等,也不看個坐。想來張飛的聲音不是細聲細氣的吧,然而當“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的時候,這大聲嚷嚷竟也沒有吵醒孔明,真不知睡得多沉!一個時辰後,孔明才醒,眼睛一睜開,就吟了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真是個奇怪的習慣!然後才叱童子說“何不早報!尚容更衣”,“遂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在向劉備展示了雄才大略,劉備“拜請”孔明出山時,卻又推辭說:“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在看到“玄德泣...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後,“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水鏡先生複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水鏡先生是他的道號。其人祖籍穎川,早先隱居南漳,極富才識,交友頗廣,與當時的名士龐統、諸葛亮、徐庶等人盡皆交好。劉備曾經形容他“松形鶴背,器宇不凡”,以之為“真隱居賢士也”。諸葛亮之所以能走出茅廬,被推薦與劉備,就是歸於此人之力。《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八回就曾濃墨敘述其善舉孔明之行止 劉備第一次尋訪孔明,是在司馬氏向劉備薦舉孔明後的第二天,那麼孔明不在,也還勉強說得過去。這一次,劉備是從田間農夫所唱之歌中得到資訊的。那歌詞是:“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這首歌含著隱居的意思,有趣的是,孔明自稱“高眠臥不足”,卻叫農夫在田間傳唱,又偏偏唱給劉備聽到了。 劉備三人回到新野,“過了數日,玄德使人探聽孔明。回報曰:‘臥龍先生已回矣。’”於是,劉備再訪孔明。劉備第一次訪孔明不遇時,就“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又有探子探聽到孔明已回,誰知卻又撲了個空。想來那童子在孔明回來後不會不告訴關於劉備第一次來訪的事,想來劉備的探子也不會窩囊到連孔明在不在家也探聽不清楚,然而奇怪的是孔明卻又出遊去了。劉備這次也得到了一些資訊,就是石廣元、孟公威二人對唱之歌,歌詞甚長,不再引述,俱是“政治歌曲”。而在孔明之宅,諸葛均“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明確唱出“以待天時”之意。 第二次尋訪時,劉備特向孔明留書一封。然而由“隆冬”到“新春”,孔明見書後還是遲遲不來,於是就有了劉備的“三顧茅廬”。這次劉備學“乖”了,他把前二次的“不遇”看成是運氣不好,所以特“令卜者揲蓍,選擇吉期,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臥龍岡謁孔明。”俗話說,事不過三,也許是“沐浴齋戒”的原故,這次終於見到孔明瞭。不過,見面也甚費周折,也很有趣:離草廬不到半里的地方遇上諸葛均,諸葛均卻不引見,“飄然而去”。到了家裡,巧的是孔明正在睡覺。那童子聽了劉備“且休通報”的話,就竟然也不通報,任由劉備在階下、關張二人在院首站著等,也不看個坐。想來張飛的聲音不是細聲細氣的吧,然而當“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的時候,這大聲嚷嚷竟也沒有吵醒孔明,真不知睡得多沉!一個時辰後,孔明才醒,眼睛一睜開,就吟了一首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真是個奇怪的習慣!然後才叱童子說“何不早報!尚容更衣”,“遂轉入後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在向劉備展示了雄才大略,劉備“拜請”孔明出山時,卻又推辭說:“亮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在看到“玄德泣...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後,“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