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停子的生活日記

    表是古代臣子對君主有所陳請的一種文書。自古以來,以《出師表》與《陳情表》最為後人稱道。文以厚德載物,以實情動人。這兩篇表之所以銘傳後世,很大原因就是這個“情”字。

    所謂以詞達意,以語傳情,兩篇文中的“情”都是由語言表現出來的。二者均為上奏陳情的表,語言都是極為恭敬懇切的,但又略有不同。前者反覆勸勉少主繼承其父劉備的遺志,近賢人遠小人,興復漢室。陳述自己對蜀漢的忠誠和北取中原的堅定意志,語言懇切周詳。後者則是向君主申述不能應詔赴任,請求辭官養母的文章,情詞懇切委婉。

    這種言語上的相同與不同,不僅是由於文章內容、主旨的不同,更是由於文章作者所處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 《出師表》作者諸葛孔明,乃劉備臨終託孤之人,身份不僅是一個先帝遺臣,一個位高權重、有雄才大略並且忠君愛國的丞相,更是一個年邁的父親。他在“將率三軍,北取中原”之時,像一個離家遠行的父親一樣,叮囑在家的頑童要這樣,要那樣,無處不細緻,無處不周到。但他與劉禪這個“頑童”畢竟還是臣與君的角色,所以文章用“勸”不用“教”(四聲)。語言在懇切周詳的同時帶有臣對君的敬意,這種得體的敬意是由作者所處位置決定的,但文章中更多表現的,還是一個父親臨行前的不放心。

    武侯是忠君愛國的典範,誰料“出師未捷身先死”,更無奈劣子在家不思進取,將好好一份家當敗個精光,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陳情表》作者李密,屬“亡國賤俘”,是“至微至陋”之人,因有學問和辯才,受司馬氏的徵召。但李密深知司馬氏為人,以屠殺篡奪的手段取得政權,一向險狠、狡猾、多疑,其內部又十分勾心鬥角,作者乃亡國之臣,曾任蜀漢尚書郎,懷著傷感之情貿然仕晉,實乃肉包子送狗,其兇險可想而知。於是作者陳情,向皇帝辭官。

    古時君主為天子,違抗天子的命令是大逆不道,抗旨不遵更是株連九族的重罪。李密當然深知這一點,所以他辭官的理由極為感人,請辭極為委婉,“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其母)之日短也”。把司馬炎感動的即刻嘉獎,又表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

    一篇抗旨的表,讓作者寫的幾多委婉、幾多恭敬、幾多謙卑,逐字逐句無不細細推敲研磨,唯恐一字不慎招來殺身之禍。進退狼狽的李密以他簡練流暢、委婉動聽的言語打動了司馬炎,準其“奉養終老”,也算是此表成功之所在。

    歷史的鐘聲迴響,腳步依舊。蕩氣迴腸的同時,又有一些人們無法忘懷的東西,至於究竟是什麼,靜靜聆聽,細細體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按順序批次列印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