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2018年GMIC“內容新生態”專場論壇上,網易傳媒內容創新業務總經理劉晶、三聯生活週刊主編李鴻谷、蜻蜓FM副總裁郭嘉、老路識堂創始人、天使投資人路騁共同探討了關於內容付費是否進入下半場話題。嘉賓們認為,現在至少已經不用再去販賣焦慮了。
13
回覆列表
  • 1 # 寒霜ek

    古今中外那麼多值得讀的書,作者不是名人就是哈佛劍橋的教授,這些書人們不讀,非要去網上買那些亂七八糟名頭的KOL的講座,肚子裡沒知識的同時,還害怕肚子裡沒“知識”,你說是不是販賣焦慮

  • 2 # 師者解惑

    在過去的兩年裡,得益於“知識付費”理念的發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薛兆豐教授可謂出盡風頭,名利雙收,他在某平臺的線上課程使用者數量達到30萬左右,按199元/年的學費計算,授在這個平臺上的直接受益高達6000萬元,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隨著曝光率和銷量的快速增長,薛教授越來越受到質疑。

    2017年底,薛教授的同事唐方方教授以及汪丁丁教授就公開質疑薛教授的學術能力,“經濟不是故事社會”,認為薛教授的觀點不切實際,只是迎合了消費大眾的心理,例如,薛教授提出的“提升火車票價格解決春運”、“免費才是最貴”等的相關觀點,為此,引發了無數的口水戰。

    內容付費真的是在販賣焦慮嗎?

    我想大家都有類似的經歷,當我們看到馬雲在和各國領導人在用英語侃侃而談的時候,就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夠好。於是開始學習英語,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著急的惡補英語;網上有名人推薦了一本“好書”,買買買,買下來研讀,總想在別人的領域取得和人家一樣的成就。但是我們很努力,發現和別人的差距基本沒有什麼縮小,反而自己的本質工作拉下了,這就是西瓜也沒撿到,還丟了芝麻,賠了夫人又折兵。

    就在這時,焦慮和煩躁隨之而來,其實我們本沒必要這樣的,我們為什麼非要在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和別人競爭,“藝多不壓身”,但是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做到極致,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何必那麼羨慕別人呢?

    首先,我覺得焦慮並不是一件壞事,那是因為我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看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而彌補這個差距似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感到沮喪,失落和焦慮。

    為了緩解這種焦慮,有一個明確的指導方針很重要。這個世界會有全才,但是那都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都是在自己的領域做得比較好。焦慮是無用的,不要擔心,要考慮自己的優勢,給自己一個指導方針:就是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掌握特定的技巧,努力工作。為了自己的特定的領域提升,花費一定的代價沒有問題。

    小時候,我們都被聽過一句話“學海無涯”,不錯,學海是無涯的,但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們拿有限的生命去追去無限的知識,這時聖賢們做的事,我們是普通人,我們就立足自己的崗位,好好完成我們該完成的事情,這對社會也是貢獻。

  • 3 # 湖畔日記

    現在自媒體慢慢成熟,而內容付費也是最後的趨勢,至於內容付費是否是販賣焦慮,這個也是兩說

    2:內容付費不是販賣焦慮,因為手機端的發展,大家的無形距離越拉越近,這樣解決問題也比較方便,不再需要大費周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條網線支援兩個路由器和一個機頂盒同時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