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明如昔

    謝邀,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解縉何許人也。猶記得,第一次瞭解解縉,是明朝那些事兒裡面看到的,亂世修典,盛世修書。與楊慎、徐渭並稱三大才子之一,並主持了《永樂大典》的修纂。

    大有呂不韋的增改一字、賞予千金,《永樂大典》和《呂氏春秋》一樣,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文學價值,足以看出解縉之才能。

    之所以晚年悽慘,是因為古來文人大多恃才傲物,解縉就是其一。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

    少年神童,初露鋒芒,但因樹敵太多被朱元璋貶謫

    洪武二十一年,解縉與兄解綸、妹夫黃金華登進士第,授庶吉士。有明一朝,授庶吉士的人大多很有作為,最後不是入閣就是官居尚書等要職。

    但是他在洪武朝卻沒有多少作為,原因是為李善長辨冤 又 革疏《論袁泰奸黠狀》而被朱元璋認為缺乏涵養,長此下去,會成為群臣攻擊物件。最後不得不隨父親迴歸家鄉吉水。一呆就是八年。而這副嫉惡如仇的性格,最後也成為解縉後來悽慘下場的主要原因。

    朱元璋死後進京奔喪再遭陷害,乃前因後果

    朱元璋死後,解縉回京奔喪,本來有機會被再度啟用,奈何自己的政敵袁泰趁機構陷“詔旨,且母喪未葬,父年九十,不當舍以行。”朱允炆貶解縉為河州衛史。

    建永鼎革,終獲重用

    建文四年,朋友董倫為他說了不少好話,而重獲重用,於同年十一月入閣,為內閣首輔。永樂元年,奉命編纂《太祖實錄》、《烈女傳》,之後又主編《永樂大典》,這一時期的解縉屢獲重用,志得意滿。朱棣和其父朱元璋一樣,對其多有賞識。

    一句“好聖孫”,參與立儲,終究成為悽慘下場之因

    永樂三年,朱棣召解縉入宮,磋商立太子,當時朱棣囑意三子漢王朱高煦,但是解縉主張立長立嫡。朱棣面有不悅,最後說了一句“好聖孫”,二人相視一笑。這裡得好聖孫指的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一直深受朱棣喜愛。

    與太子私交甚篤,終落人口實,最後被殺

    永樂八年,解縉上京遇朱棣北征未歸,私自見太子,當時皇寵漢王朱高煦趁機構陷,朱棣大怒,將其下獄。受牽連者眾多。永樂十三年,朱棣看見囚籍裡仍有解縉名字,問錦衣衛指揮使紀綱:“縉猶在耶?”

    解縉為什麼還在?

    紀綱會意,於同年被埋雪地,活活凍死。

    解縉其人 文采出眾,下筆成神,因為孤傲性格,前半生一直不得志,後半生幸得明君賞識卻妄言立儲,又與太子私交甚篤。任何君王都難以容忍,以至於最後被活埋雪地,年四十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10086怎麼轉人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