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事一鍋燴
-
2 # 基層林業
種植木耳利潤多少?一般問木耳種植肯定是指黑色木耳,因為無論是從市場需求還是農民種植,都是以黑色木耳為主,而白木耳一般做湯羹,種植和需求都較少。
種植木耳的原材料問題在南部山區,開始流行的是以楓香椴木為基質種植木耳,但由於原材料越來越少,價Grand SantaFe來越高,種植成本增大,其次樹木種植的風險也大,逐漸改變為用鋸屑、棉籽殼、麥麩為基質種植,再往後來由於鋸屑也少了,現在都改為用闊葉樹切片粉碎替代鋸屑,加棉籽殼、麥麩種植了,也就是俗稱袋料種植。
種植木耳的品種問題後來改用袋料種植基本種植一種表皮很粗糙的褐色木耳,一般稱之毛木耳,這種木耳個體大,產量高,但價值較低,食用口感粗糙鬆軟。一般都被菜市場收購用水泡發,當鮮木耳銷售。
現在袋料種植部分農戶也開始種植黑木耳了,這種袋料黑木耳與椴木黑木耳極其相似,真假難辨(其實就是統一品種,但品質不同),產量略低,但價格較高,也更好銷售。
種植木耳的利潤問題風兒自己沒親手種植過,但不少朋友都在種植,也經常聊起種植的話題,按照他們的種植經驗和收入情況,基本是這樣的。
袋料木耳種植,相對於椴木種植風險小,收益更穩定。主要是在拌料、裝袋、蒸煮、消毒、接種環節非常忙,需要僱請大量勞力幫忙,連續熬夜看管,接種結束,在溫室菌絲體形成階段也需要持續翻袋,一旦菌絲體形成,移出溫室就很輕鬆了。
按照他們的經驗,在皖南山區,種植黑木耳一棒袋料成本大約在一元錢(包括原材料、菌種、接種等)左右,年景好一般一棒袋料大約能賺1-1.5元左右,出耳高峰遇到連續下雨會有損失。一般一個勞力可以種植3-5萬棒。
綜上所述,種植木耳是當前農村相對很穩定的一種種植業,利潤多少主要看您種植規模,在南部山區,一般種植一萬棒大約純收入在1-1.5萬元左右。
隨著近年來,地方政府大力支援木耳產業,全國各地出現了很多種植戶,農戶增收的同時也帶動了地方產業。
現在黑木耳,多是以袋裝種植為主,造價,利潤和原材料,售賣價格有直接關係,下面我以大興安嶺木材原料種植黑木耳為例,供大家參考。
木耳的制袋成本包括,鋸末,麥麩,豆粕,石灰,菌種,加人工接種,擺袋養菌,接菌成活率,加上場地之間的運輸費用,人工擺袋澆水等費用,採耳,晾耳等等費用相加,總成本在在1.8~2元左右,一袋菌棒能出幹耳一兩左右,現在一級耳收購價在32~35,如果管理的好一袋的利潤空間在1~1.5元左右,利潤還算可以,不過隨著進年來木耳種植戶不斷增多,收購行情不穩定,種植需謹慎,一定要考察好當地市場,再做決定是否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