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鱔珍海味
-
2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稻田怎麼施肥?
肥料的施用是保證農業生產中作物正常生長、產量和品質形成的重要條件。那麼,水稻田怎麼施肥呢?
水稻田施肥目前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傳統三大肥“老三樣”為主的混合使用。二是以側深施肥技術為代表的新型施肥技術。
1、傳統“老三樣”。水稻的生長使用傳統三大肥需要施肥3-4次,既底肥、櫱肥、穗肥。
1.1底肥。既移栽前施用的用以滿足移栽後至孕穗前生長所需的肥料,一般是尿素用量的40%左右,二銨的用量全部使用,鉀肥的60%左右。建議在泡田時施用,撒時候立即水整地,將肥料粑入田面深層土壤,減少肥料隨水分的流失。總體來說,底肥的施用要足,甚至輕微過量也未嘗不可。但是底肥要儘早施用。
1.2櫱肥。就是返青後施用的促進分櫱的肥料,一般以尿素為主。在返青前可以施用一些返青肥,比如5-9公斤的硫酸銨肥料,加速秧苗的返青。
至於返青肥施用的尿素在總量的30-40%,一般在返青後施用。水稻返青後既進入分櫱期,就可以施用了。
1.3、穗肥。既滿足水稻孕穗、灌漿的養分需求的肥料。一般是尿素的用量20-30%,鉀肥的40%左右。穗肥一般在水稻分櫱結束後、稻穗剛剛開始分化時使用。穗肥的使用宜早不宜晚,過晚施用易出現貪青的情況,且不能滿足幼穗分化的養分需求;並且用量也要控制,特別是尿素的用量,尿素用量過高,則貪青、晚熟、空癟率高。
2、側深施肥。側深施肥是使用側深施肥插秧機在移栽時將側深施肥專用複合肥料與秧苗一起進去田間的施肥方式,採取肥料距離秧苗根系“側五深三”的方式施用肥料,替代底肥和櫱肥,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使用量的特點和優點。並且穗肥可根據水稻的長勢來酌情判斷是否需要施用。一般來說,如果肥力條件好的地塊可以免施穗肥了。
稻田怎樣施肥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對於農民來說稻田施肥是在熟悉不過了!在水稻的生長過程中施肥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水稻生長髮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一方面來自葉片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來自於土壤,而土壤中的原有肥料隨著水稻的生長會越來越少,為了滿足水稻生長的需求,通常還要進行適時的追肥。
在施肥過長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施足基肥,尤其要多施有機肥,這樣可以減少水稻生長期間追肥的次數與追肥量,從而減少由於大量追肥導致田間水質變化較大和可能產生的毒害給水稻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2)施肥時,對肥料的種類應有所限制,一般情況下可施尿素、硫磺鉀、過磷酸鈣等。
3)要根據水稻不同生長週期對肥料的要求進行施肥。而且每次施肥量不要過大。
4)要掌握一定的施肥方法。施肥前要排淺田水,這樣有利於肥料被田地吸收,最後再把水回到原來水位即可。